我應該感賞孩子愿意提出買手機的需求,其實限制他手機使用時間,和收了他的iPad,可能一直是他心里的一根刺,我一直匱乏,不愿意去面對,還希望借此可以控制他少玩,現在想想是不可能的。孩子比我勇敢,他愿意先邁出這一步,來拔掉他心中的刺,不管買不買,其實這是我們溝通的契機。我現在覺得買手機不是關鍵,關鍵是我要看到孩子背后的渴望,如果這個渴望被看見,我和他面對的問題可能就不是問題了。
其實孩子應該很好溝通的,首先我們大人要先放下自己的一些評判,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當孩子真的覺得你是在為他著想的時候,他都是可以理解的。我想我要好好和孩聊聊,首先愿意把iPad還給他,把手機能不能接限制密碼打聽清楚,另外還愿意給他買手機,也理解他對新手機的渴望,他也是配得一個好手機,商量能不能理性消費,買個適合的性價比高的手機。其實真正毀掉孩子的不是手機,電腦,電視,毀掉孩子的是大人不放手,不理解,不信任,不接納。癮只是不被認可的逃避,他感受到現實生活的愛和接納,就沒有癮了。
這是昨天早上事情的感悟,我感覺我頓悟了,事到萬難需放膽。其實沒有多大事。大人真的放下了,可能孩子也就放下了。
但是要說什么話,必須在適合的場景里面去說。在那個場景,你能夠讓他感受到的就是他被看見了。真正的場景,是取決于你自己真正的憐憫之心,慈悲之心,發起的時候,這句話就會自然而然的出來。要自己心里真的有才可以給出去。
孩子不會表達自己,是我們沒有教過他,如果我們可以自如的表達情緒和想法,可以站在他的角度去溝通,他也會慢慢學會的。
買手機和溝通,都不是為了控制他,去和他聊天,只是滿足彼此的需要。我需要的是和他恢復關系,孩子需要通過手機看到父母對他的接納,無條件的愛。
而當我可以即看到自我的需要,看到他人的需要,同時兼顧情景,我就可以進行一致性溝通。從我學習薩提亞模式到現在,我的一個體驗是當我從受害者的模式到自我掌管的模式。我的關系就開始有不同。
很多人在受害者的狀態生活一輩子,在求生存的狀態中生活一輩子,然后她們說:這就是生活。人的適應性和忍耐性是令人驚嘆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盈和薩提亞微課堂? 精彩分享】
你想在你的關系中有一個什么樣的位置,去顯現在你的親密關系中呢?
你是自己生活的主宰者,還是你是生活的受害者呢?
你在這個親密關系中的位置是由別人來決定的還是由你自己來決定的呢?
你是可以考慮到他人的感受而掌管自己生活的那樣一個人,還是會依賴他人的一個掌管或者依附他人的一個掌管,而配合著去生活的那樣一個人呢?
這是通往成長改變旅程中的兩個拐杖——堅持和耐心。坦然面對,欣賞之心,充滿愛意,孩子會感受到的。
家長做好自已很重要,一是增自身能量;二是給孩子做表率來影響孩子;三是有利于轉移注意力;四是給孩子轉化的時間與空間。
家長要抓住每一次孩子與自己交流的機會,或創造機會與孩子交流。目標明確,信心滿滿,充滿愛與智慧,一步一步走。定有好未來!
家長心里沒有鉤子,孩子就掛不上東西。沒有是事實,家長想辦法也是事實,并沒扯謊。另,對孩子的講話,宜先肯定其閃光點不要先否定,然后再分析,共同決定。
只要他建康,生活他自己會處理好。不要老盯著他。家長自已讀書、鍛煉身體、做事、干事業執著地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放棄固執,空杯心態,解鈴還需系玲人。每一棵樹都是風景,不必茍同。空杯→換盆→挖井→來到海邊,遇見美好的自已美好的孩子。家長成長,孩子進步!相信自已,放心放手放膽放下,信任孩子,一定會遇見美好!
感賞我自己愿意學習,努力改變自己,我是個愿意學習,愿意成長自己的人。
感賞我一直沒有放棄,一直在努力突破,我也太愛我自己了!
感賞自己有頓悟的感覺,看見了光,孩子就是來助我成長的,我太愛我的孩子了。
感賞我成長的路上遇到很多高能和有愛的人指導我,給了我能量和方向,我是擁有愛的。
感賞所有的一切,一切的發生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