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自由八期第11篇作業(yè)
如果我是一本小說,書名是《旅途》
我很喜歡這個題目,因為我們的人生其實就是一本小說。各種劇情,各種的場景設置,各種的人物角色,各種的關系紛呈。每個人的一生,無論他/她是誰,都從出生、成長到老到死亡的這個過程,這一路總是深淺高低,起伏跌宕,意味深長的。
這個書名仿佛就是我們一生的主題,也似回顧時的一個總結或一個慨嘆。
我的人生過了不長也不短。我還在路上,回頭去看,這一路就是一個旅途,未來的路程就在前方??
這一路,有過很多的風景,有些記得,有些淡忘了。所有的發(fā)生,不一定能細數(shù)回放,但它們都或深或淺的儲存在我的記憶、身體、心靈、信念之中。讓我成為了現(xiàn)在的自己。
人生或是生命,我現(xiàn)在感覺無所謂一些概念上的意義與價值。生命本身說明了一切,已是一切。我在想,我怎樣走了來時的路,而在此時此刻,我要怎樣走接下來的路?我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準備過怎樣的人生?我想通向哪里,去領略什么樣的風景?
我想要先感謝這一段來時的旅途,讓我成為今天的自己。這并非因為我對自己感到滿意,滿足或是快樂。但正是自己所認為的欠缺、阻礙和痛苦讓我一步步的回歸自己,走向自己,面對自己。去學習真正的接納,去開始無條件的愛自己。所有的發(fā)生、歷程、所有的故事情節(jié)的鋪陳轉接,我開始認識到,幾乎都是讓我回到自己與愛自己。雖然這并不容易。
我反而是想忘掉,應該說是放下那些故事,因為是小說嘛。不再執(zhí)著于那些故事,不再緊抓很多東西不放。我有一刻體會到,我干嘛要用過去了的我感覺沉重和對我的傷害的記憶來影響懲罰自己呢!因為它們只是一個記憶,并非當下的事實啊!
它們的意義是讓我看見我自己,讓我重新認識開我自己。
這一路的行走,都是值得的。我們之所以感覺遺憾虧欠不滿足,是因為不接納、不接受那些發(fā)生,未能如我們所期待,甚至感覺是傷害。這個我并不否認,但問題是我們深陷其中,將過去投擲于當下的發(fā)生,將過去投射至未來。
人生就是旅程,直到到有一天,有一些發(fā)生,有一時刻,讓我們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