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持有的享樂生活
超過自己管理能力的物品,不持有;
不鐘愛的物品,不持有;
無法回收利用或者轉送給他人的物品,不持有;
不適合自己、與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相符的物品,不持有。
“不持有”的真正含義
“不持有”可以用四個R來表示:縮減浪費(reduce),回收再利用(recycle),重復使用(reuse),維修再利用(repair)。
“不持有”的真正含義,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物品的價值,使之物盡其用。
正因為那些都是好東西,所以才應該不斷地使用,將其作用發揮到極致。有形的東西中有損壞的一天。如果害怕把東西損壞,而不加使用,那么,你手中的東西將永遠無法得到合理的利用。
“藏而不用”更浪費!
不用的東西如果實在不知道該怎么處理,就只能丟掉,若是不這樣做的話,我們的家甚至是我們的人生,都會被這些東西攻占。處理物品并不是件令人興奮的事情,既傷腦筋又費體力。但是,一旦決定扔掉,就要當機立斷,不要拖拖拉拉分好多次處理。如果有這樣的想法,并付諸行動,那你的生活一定會變得更幸福。
“不持有的生活”不意味著“低標準的生活”
“不持有”就意味著輕松、愜意的生活。
“不持有”的真正含義是“不擁有不必要的東西”。
“不持有的生活”并非“節儉的生活”
“不持有的生活”追求最大限度的“不持有不是必需品”的東西。
“不持有的生活”不提倡你光顧一般人常去的便利店和百元店,也不要你因為看到別人都有,而買一些對自己毫無用處的東西。如果必須買東西的話,那就狠下心買自己喜歡的好東西,而不是接受街邊免費派發的劣質物品。自己掏腰包購買這些毛巾、筆記本之類的日常用品,看似有些浪費錢,事實卻并非如此。當你每天使用這些自己鐘愛的高質量物品時,會覺得心情十分愉快,從而更加珍惜這些東西。比起用那些免費贈品來說,,你心里的滿足感將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日常生活中,適度的使用自己喜歡的、中意的物品,不僅可以提高心理滿足感,而且還能打消你得到亂七八糟的免費劣質品的念頭。
“不持有”是一種很舒服的生活方式
生活整理術:
不要把東西放在地板上
飯桌上不要擺東西
放置物品時,要集中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