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么聽孩子才肯說?
帶過孩子的父母都有過被孩子折磨的筋疲力盡的經歷,我們家有兩個學齡前男寶,哥哥比弟弟大三歲,自從有了這兩個小寶,每天無不上演著軍隊戰爭,”這是我的玩具,這是我的“哥哥打我,我沒打他”“他搶我的蛋糕”“哼,我不跟你玩了,我不理你了”
那到底該怎樣說孩子才會聽你的,怎么聽孩子才肯說呢!
接納孩子的感受
什么叫做接納孩子的感受呢?
假設下面的一個場景,你正在聚精會神的打游戲,兒子沮喪的對你說:“爸爸,小明今天打我”,此時的你正被游戲吸引著,嘴里雖然在回答,但是眼睛卻不曾離開游戲。兒子問“你在聽我說嗎?”你沒有回應,兒子說“你根本沒有聽我說的,你還是玩你的游戲吧。”于是兒子走了。
嘴上說在聽,其實心不在焉,會讓還孩子感到氣餒,
再比如,每周你都要去帶孩子去打過敏針,孩子哭鬧,這位媽媽說
”得了吧,哪至于那么疼。“
”你就愛虛張聲勢“
”你哥哥打針的時候從來不抱怨“
”你最好能適應打針,反正每周你都得來“
你想想孩子的感受是不是越來越生氣?
當感受被擱置一邊或者被否地是,你會越來越生氣。一開始你是為打針疼生氣,到后來變成了生你父母的氣。
你越想讓孩子停止抱怨,你就越被這個無理取鬧的孩子激怒,感受被否定時,結局往往就是這樣,孩子與父母之間越來越走向敵對。
那么如何才能接納孩子的感受呢?這里有四個技巧
1、安靜專注的傾聽
就是要全神貫注的傾聽,不要心不在焉,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樣,一邊玩游戲,一邊聽,孩子感受是你不在意我的感受,跟你說也沒有用,算了,不跟你說了。
2、用簡單的詞語回應他們的感受。“哦....嗯......原來這樣.....” 回想當我們難過或者受傷的時候,我們最不想聽到的就是建議、大道理、心理分析或者別人的看法,我們需要的是有一位傾聽者,有人認同我的感受,孩子也一樣,你越是建議,越是講大道理他越是生氣,雖然你是對的。如果你只是做”哦“嗯”“原來這樣”的回應,孩子就會自己說出事情的原因及解決方案。
3、說出他們的感受,“這讓你很傷心對不對。”幫他們說出自己的感受,或者用繪圖的形式畫出感受,孩子的情緒就會緩解很多。
我常與兒子在電子產品上展開爭奪戰,這次我拿了他的平板,他非常的生氣 ,亂扔東西,我當時勃然大怒,第一反應就是揪住他,朝他的屁股上狠狠的暴打一頓。但是我還是忍住了,說:“媽媽拿走了你的平板,你很生氣對不對?”兒子說“嗯!”我迅速的從桌子上拿出了一支筆和一張紙,于是坐在地上我畫了一個angry 的小人,瞪著眼睛,皺著眉毛,說這就是你,生氣了!他從我手中奪過筆,也瘋狂的在紙上亂畫,還戳了很多的洞,最后,他說,媽媽還想畫一個happy的小人。
書中舉了個例子:
情景一:
兒子:我真想打邁克爾一巴掌!
父親:為什么啊?怎么了?
兒子:他把我的筆記本扔到了垃圾箱里
父親:你是不是先招惹他了?
兒子:沒有!
父親:真沒有嗎?
兒子:我發誓,我根本沒碰過他
父親:那好,邁爾克是你的好朋友,聽我的,別計較這件事。再說了模擬自己也有毛病。有時候,你也欺負弟弟,然后還責怪別人
兒子:我沒有,是他先動手的.......不和你說了
情景二:
兒子:我真想打邁克爾一巴掌
父親:孩子,你生氣了!
兒子:我真想狠狠的打他那張肥臉
父親:你這么生他的氣啊
兒子:你知道那個壞家伙干了什么了嗎?在陳展他無緣無故的搶走我的筆記本,扔到了垃圾箱里!
父親:嗯!
兒子:我猜他懷疑是我把他的牛的鳥弄碎的
父親:你這么想啊!
兒子:是啊,她哭的時候,一直盯著我。
父親:哦
兒子:但不是我弄碎的。真的不是我。
父親:你知道不是你。
兒子:我不是故意的,這個蠢德彼吧我推到再課桌上的時候,我根本沒辦法
父親:德比推了你。
兒子:是啊,好多東西都掉地上了,但只有那只鳥碎了。我沒有故意摔碎他,他捏的鳥挺好的
父親:是,你真的沒有故意弄碎他
兒子:沒有,但是他不相信我。
父親:你覺得你告訴他真相,他也會相信你嗎?
兒子:我.......我應該告訴他,不管他信不信,我覺得他也應該像我道歉,不該把我的本子扔到垃圾箱里
這位父親并沒有提出任何問題,孩子竟然把事情的原委都告訴了他。他也沒有給孩子任何建議。孩子自己就找到了解決方法。他甚至不敢相信,他只是傾聽孩子說話、回應他的感受,就對孩子有這么大大的幫助?
以接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能產生意想不到的“鎮靜”作用,我們以前用的“安靜下來”或者“住口”等表達方式只能更激起孩子的怒火,而用簡單的話回應他們,往往能起到安撫的效果
4、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們的愿望。如果孩子想要一些東西,你一時不能滿足他的愿望,可以用幻象的方式幫助他們實現愿望。
舉個例子:兒子想要一個望遠鏡
爸爸:新望遠鏡?為什么?你現在這個不是挺好的嗎?
大衛:(情緒激動地)那是小孩用的!
爸爸:對你這么大的孩子足夠用了
大衛:不,不夠,我要200倍的望遠鏡
爸爸:哦,你真的想要一個200倍的望遠鏡的嗎?
大衛:對啊,那樣我就可以看清隕石坑了
爸爸:你想看清楚對嗎?
大衛:對!
爸爸:你猜我怎么想?我希望能有足夠的錢給你買那個望遠鏡。你喜歡天文,我希望能有錢給你買一個400倍的望遠鏡
大衛:600倍的望遠鏡
爸爸:800倍的望遠鏡
大衛:興奮起來,1000倍的望遠鏡!
大衛:激動的說,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如果你有足夠的錢,你就可以給哦嗚買一個帕洛瑪山那種超級望遠鏡。
當用幻象的形式滿足孩子的愿望時,孩子的感受被認同,就會很好的配合你。
總結一下:
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的四個技巧
1、全神貫注的傾聽
2、用”哦.....嗯“”這樣啊....“來回應他們的感受
3、說出他們的感受
4、用幻象的方式實現他們的愿望。
我們使用技巧的目的不是用一套技能區操控孩子的行為,好讓孩子言聽計從。
我們的目的在于培養孩子的進取心、主動性、責任心、幽默感以及體諒他人需求的能力。
我們想找到一種語言,培養孩子的自尊,讓他們的心靈不受傷害。
我們想建立一種情感的氛圍,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因為他們關注自己,也關心我們。
我們想樹立一個榜樣,在相互尊重的平臺上與人溝通,無論在童年、叛逆的青春期,還是長大以后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