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覺的我不適合這份工作,我要考慮轉(zhuǎn)行了。”小新一邊玩笑似的又重復(fù)昨天說過許多遍的話。
他是來公司將近2個月的新人因為沒有業(yè)績才產(chǎn)生了此種想法,這不得不引起了我的重視,因為有些想法一出來就會引起人的躁動不安,當(dāng)然好的會是更加的引人向上,而壞的只能是像腫瘤一樣會肆意生長,一旦沒能及時扼制便會越來越兇猛直到潰堤。
而工作的潰堤就是離職。
我很想告訴他,告訴他一種積極向上的觀念,可平常似認真又玩笑的日常,我又怕唐突了。
2
總是會聽到人說,工作一般3個月才會開始確定自己適不適合,一般沉淀3年才算是對這個行業(yè)有深入的了解,5年算是行業(yè)里的深耕者。
因為有了這樣的認知所以總有人在做的不太滿意的時候在3個月未滿時匆匆離去,去尋找下一份所謂的更適合自己的工作,可是真的是這樣的嗎?據(jù)我所知,一般3個月?lián)Q一次工作的人,下一次的工作一般也做不長久,托詞總是這份工作不適合自己,我做的不開心,又自我安慰,既然不適合,又不開心,何不換個呢,工作嘛首先是開心為主。
所以一開始說要找到自己適合的,久之說工作不好找,找不到喜歡的,之后又是隨便做做,最后是重新開始。
不過一直在自我麻痹。
首先這類人都是對自己極不負責(zé)任的人,記得大學(xué)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嗎?當(dāng)時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認真地聽了,反正那個時候我在玩手機,聊天,總之就是沒有聽過,就連這堂課的作業(yè)都是瞄了眼其他同學(xué)才拖拖拉拉交上去。
工作后,才明白了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意義。
比如小新,在現(xiàn)階段不斷想換工作,實則是迷茫,主要是沒有正經(jīng)的規(guī)劃過自己的職業(yè)和未來。
回道他的問題,“我不適合這個工作,我要轉(zhuǎn)行。”那么我想問,你想干什么呢,你又能干什么呢,你確定你換了之后你就行了嗎,那我告訴你,肯定不行。
這些人肯定是工作上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才會想著換,像小新,他害怕自己成不了業(yè)績被公司辭退,才早早的給自己留了條退路,主動辭職,好像在說:看啊,是我不要這個公司的。
這其實是一種逃避,是對自己的不相信,不相信自己能做好,如果有能想到辦法來后退,還不如多些耐心,多些思考。
孤注一擲聽起來是最不保險的辦法,可是這剛好能展示人的沖勁。
要么成,要么敗;
要么活,要么死。
當(dāng)你拼盡全力的時候一定會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因為這個時候全世界都會給你讓路。
3
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局限是多少,也千萬不要給自己設(shè)限。
有個朋友公司正在升級,他怕升不上去,連現(xiàn)在擁有的名氣都沒有了,才退縮了,來問我的想法,我告訴他想就去,現(xiàn)在不是已經(jīng)從千萬人中脫穎而出了嗎,不拘于現(xiàn)在,時刻保持熱血,千萬不要給自己設(shè)限。
就像小時候背課文一樣,看到一篇短文覺得自己背不下來,可是后來老師布置的長篇,你還是能一字不留的從頭到尾。
人的極限和記憶容量一樣,你永遠不知道那里會是終點。
當(dāng)遇到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直視,解決才是最正確的方式。
解決不了就想辦法解決。
4
有人說我不行的,我太懶了。
懶是借口嗎?
不是的。
相反我特別喜歡那些懶的極致的人,喜歡他們?yōu)榱肆舾嗟臅r候來休息,更高效的完成工作。
推動科技發(fā)展的一類人剛開始都是簡便,簡單來說就是因為懶,不想要這么大的工作量,才有了電腦,才有了通訊,才有了汽車等一切。
工作中的偷懶便是思考,思考事情的前因,思考問題的出現(xiàn),解決的辦法,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大腦里回顧從而整理出一套自己的思路,來縮短工作時間,為自己的偷懶找法子。
懶是一個思想者。
如果把工作進行排類從基層到中層在到高層,那么基層就是體力活,之后便是腦力活,我一直都說,人只要努力一段時間是夠了,從體力活到腦力活的轉(zhuǎn)變需要一個支點,這個支點就是你努力的頂峰讓大家能夠看得到從而認可,所謂的拔尖,這樣你就脫離了體力活,晉升到了腦力活。
就像考試一樣,我們總是在考試前熬夜,但一定要帶腦子的熬夜才能在大腦里留下問題的映像,考試的時候才能放映出來,不然又得重新來過。
5
講個故事,我第一份工作,每天上班晚上12點之前從來沒有睡過覺,有時候凌晨1點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現(xiàn)在想來那段時間工作確實辛苦,可即使這樣我也只認真了3個月而已,3個月后大家便知道了這里有個聰明機靈的人,這個人做事的方法特別好。
但如果只一味的努力,就只能出現(xiàn)一個千篇一律轉(zhuǎn)動的機器。
不隱沒在所有機器里的唯一方法是自己轉(zhuǎn)動。
當(dāng)回憶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那時候確實辛苦了。
可你認真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時間是飛快的,就是日月如梭。
最后一定要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規(guī)劃到以后,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余生那么長,千萬不要渾渾噩噩。
年輕人大都會有這樣一個迷茫的過程,如果我們能找個時間,找出原尾,再來前行。
之后的路會寬敞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