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樣一部電視劇,我還是感覺不大成熟。當然,這里的成熟不是說拍攝手法這類的技術問題,而是一些劇情不合常理,根本經不起推敲。我沒看過真正的歷史,可問題是真正的歷史又在哪呢?誰能保證自己得知的就是歷史真相呢?
對于一些電視劇包括電影的劇情,別說在拍攝這部電視劇的本世紀初,就是在現在,為了迎合市場,為了贏得票房,也不得不編一些大團圓之類的劇情。比如香港著名導演葉偉信拍攝《殺破狼》時所說的一樣,如果最終的結果是壞人最后活的好好的,而好人通通沒好報,觀眾是不買賬的。現在的影視角色,往往就是非黑即白,好人是不會做壞事的。就比如前段時間拍的電視劇《人民的民義》,李達康書記,多么的清廉……
事實上真是這樣么?這么說吧,一個人在白天有多陽光,那他在晚上就能有多陰暗。我們每個人都是立體的,都要扮演各種角色,否則肯定會受不了,直至變異,基因突變。在這方面,國外的電視劇就遠遠走在我們前面,更能經得起人性的推敲。
再一個,在福臨和博果爾爭皇帝的時候,大玉兒還會主動跟福臨說讓博果爾先選擇挑那兩樣東西,這個更是滑稽。這種劇情簡直是在侮辱觀眾的智商。從頭到尾,除了在感覺方面負于多爾袞以外,大玉兒幾乎就是一種完美形態呈現。美化成這樣,好吧,這個在前面說了,可以理解。但是有一點我還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就是一個不滿二十歲的小丫頭,儼然一副神算子的軍師樣,似乎什么都瞞不過她的心思,一切問題她都能想出辦法,這個也太變態了吧!
一個小孩做事能夠如此老道?心思能如此縝密?內心能做到如此隱忍?這不開玩笑嘛!
在這部劇中,還有一點我感觸特別深刻,就是母愛絕對是人世間最偉大無私的愛。海蘭珠一開始是那么的無欲無求,但為了孩子,后面是那么的心狠手辣,不管姐妹死活。大玉兒也是,為了孩子的名聲,愿意犧牲自己一輩子的情愛。后面為了孩子的權,更是差點跟多爾袞反目。
這部劇的劇情中,包含許多說話與做事的技巧手段,當然,這只是拍劇過程中人為添加的,史實到底能說成什么樣就不得而知了。這里面孝端太后的話術水平相當之高,她能鎮得住整個后宮,跟她的口才與智慧息息相關。對于這些,我們可以學的東西太多太多,說話的思維套路,組織布局,平時得多練習多琢磨。
最后,這部劇我是覺得演員演得并不好。劉德凱根本就沒有演出皇太極的帝王之氣,一點也沒有那種君領天下的感覺,難不成歷史中的皇太極也是這樣?馬景濤演的多爾袞,首先他聲音就有些沙啞,這樣怎么可能演出一統天下開國大將的氣勢?寧靜就演得更不像了。真實的孝莊太后,應該更為接近《康熙王朝》里面斯琴高娃演得樣子,尤其是在她成為太后以后。其余的就不說了,這部劇最大的看點還在于跌宕起伏的劇情,雖然有些地方不合常理,但畢竟是電視劇,畢竟是娛樂性質的,也就瑕不掩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