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米粉還是吃酸菜五花肉燉粉條呢?
做為東北人遼寧人,我很喜歡吃的酸菜。尤其是酸菜燉五花肉加粉條。
用這燉酸菜來做個泡飯也很非常好吃很是爽口。
但很顯然很多南方人不僅不喜歡吃、不敢吃,有的人甚至還認為酸菜有毒。
難道酸菜真的有毒嗎?
如果沒有毒那酸菜對健康有什么好處嗎?
好吧,為了證明自己是名合格敬業的吃貨,圣茜兒在這里還是現現丑,來說說酸菜的營養價值問題。
首先,東北酸菜是用大白菜做的,一定要東北本地產的大白菜,肉多水嫩甘甜,菜芯甚至可以生吃,非常甜嫩。
用白菜做酸菜,韓國人則是用白菜做泡菜。
一樣的食材不一樣的做法不一樣的吃法。
北方人在用白菜淹漬酸菜的時候,總是要在容器里加很多的水。
這有兩個好處:
一是有利于乳酸菌的大量繁殖。
當乳酸菌“獨霸天下”時,其它細菌就沒有“地盤”了,這樣容器里的白菜也就安全了。
二是可以留住白菜的營養成分。
白菜被埋在水里后,與空氣隔絕了,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白菜中的營養成分流失。
腌好的酸菜把白菜的脂肪、糖類、蛋白質和礦物質保留,還保留了90%以上的維生素。
酸菜不僅保留了白菜的營養成分,還產生了對人體健康有利的成分——乳酸。
乳酸不僅有利于人體吸收,還可以促進消化液的分泌。
那么問題來了,吃酸菜到底有哪些好處呢?
1、營養比白開水多。
哈哈,開個玩笑。其實雖然酸菜的營養價值遠不及菠菜等綠葉蔬菜,甚至與大白菜相比也相差較多,但還是含有少許營養物質的,含量至少比白開水多。
剛才提到了這里有乳酸,至少可以促進消化液的分泌。相當于我們常喝的酸奶里的一些成分。
2、豐富餐桌蔬菜品種。
酸菜好歹也算是一種蔬菜,可以使冬季的餐桌更豐富一點。
而且酸菜可以減少分解肉類的油膩,促進對肉類食物的吸收,說白了就是有了酸菜的肉類不至于很膩,會讓口感更清爽。
3、吃酸菜已經成為北方人一種可供繼承的傳統。
毫無疑問,這種傳統是與低下的生產力有關的。愛吃酸菜的習慣怎么看都是窮日子留下的“后遺癥”。
就如同韓國的泡菜,南方的臘肉,都是歷史長河中人類對于食物儲存的一種方式方法。
因為這樣可以把食物儲存的時間長一些,所以也針對這種淹漬類的食物又發明出很多的食用方法。
就像南方的咸魚干,東北的干木耳,新疆的葡萄干等。
4、酸菜農藥殘留比較少。
這是重點。在今天大家都擔心吃到農藥的時候,酸菜就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了。
與冬季溫室大棚生產的反季節蔬菜相比,大白菜農藥殘留比較少,而且經過長時間的腌制,原有的殘留農藥也會分解——殘留農藥與營養素一起流失啦。
有段時間去南方,特別是貴州那邊,喜歡吃米粉。
剛去的時候很奇怪,為什么好好的香甜的米飯不吃,非要磨成粉來吃?
后來弄明白了,原來那邊的大米沒有東北的好吃。不過做成米粉后加入湯料的話,那就很入口了。
所以最近也讓朋友從貴州寄來了一些米粉,我將其加代替酸菜豬肉燉粉條里的粉條了。
這回的燉酸菜我不入粉條,而放成了米粉。
結果意外的好吃。
看來美食文化確實是所有文化中最容易傳播的文化了。
有南方朋友也很想在燉酸菜里加入臘腸,不知道會是什么味道,有時間試試。
所以看來還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因為天氣原因,南方喜歡吃甜的,是因為糖分能散熱,天氣熱時剛好把體內的熱量散出去;
北方喜歡咸,因為鹽分能夠很好的保存熱量,以便適應北方的寒冷天氣。
還有北方為什么不往菜里另加糖,那是因為北方植物蔬菜還有大米里,糖分已經很多了,自帶甜味,所以也不必另外放糖了。
這可能與北方一年只種植一次,而南方一年三季都在種地有關,土地里的營養成分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