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最近不止一次在朋友圈中讀到這句話,今早突發奇想,在自己兩個不同的好友群拋出這個話題,請大家說說自己的詩和遠方。
大家的說法真是五花八門!有人說:詩就是飯,遠方就是衣裳……;有人說:詩就是有一群要好的損友,遠方就是他喜歡的花鳥魚蟲;還有人調侃說:詩就是女神,遠方就是女神將要去的地方;也有二胎不久的媽媽說:詩就是她的兩個孩子好好成長,遠方就是她的兩個孩子美好的未來……諸多種種。
我理解中的詩和遠方是什么呢?作為一個感性又敏感的女漢子,我對詩和遠方也有自己的理解。
“詩”在我心里一直是一個很神圣又很美好的概念。如眾多大家耳熟能詳的詩句像“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等等,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當時的景色和當時的情景似乎都在讀者眼前清晰的呈現。所以很是羨慕古人的才情和對漢字的深入理解和運用。所以,我認為“詩”就是美好的代名詞。而我覺得將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與鍋碗瓢盆交響樂,用最美的形式呈現,就是自己的“詩”!用心做出的一盤美味且賞心悅目的綠豆糕,精致擺盤后呈放在家人和好友的眼前,這就是我的“詩”;精心養植的的盆栽,在細心呵護了一段時日后,開出了鮮艷的花朵,這也是我的“詩”!
只要將自己的生活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過得優雅,過得舒適,我覺得我的生活就是無數首“詩”的佳作。
而“遠方”我還真的考慮了好久。一直有一個夢想,“讀遍自己喜歡的書,寫出自己想寫的話”。這個看似簡單易做的事,在我這里當做一個夢想,可見也不是那么容易實現呢!那么我的“遠方”究竟是什么?其實很簡單,就是心存夢想,且努力去實現。
在這個交通便利,信息發達的時代,我們可以時不時在朋友圈看到去遠方旅行的好友、同學、同事、合作伙伴曬照片。有的曬出風景,曬自己的美照,有的曬出美食,看起來都是很美很美的旅途。確實都是一些令人神往的遠方……
然而異地旅游在我看來,只是一個直觀看到或達到的“遠方”。而我心中的“遠方”則是那個心存已久的夢想。借用于丹的一句話“有夢不覺人生寒”,來闡釋我的遠方。
人將中年,才更加體會到“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所含的深意。生活有了夢想,才覺得余生還有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