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每一個人的生活閱歷不同,賦予它的含義各不相同,這沒有好與壞之分。速度,只是一個度量工具,它本身并不具有感情色彩,只要找到自己的節(jié)奏,明白自己的曲風,懂得在何處慢半拍,在何處上快板(Allegro),找到自己的存在就好。
速度,是一種胸懷。
今天看到這則故事頗有感觸:在西班牙舉行的自行車賽中,車手埃斯特萬在距離終點只有300米時不幸遭遇爆胎,他只能扛起自行車跑向終點。令在場觀眾驚訝的事情發(fā)生了:他身后的競爭對手納瓦羅拒絕超越,慢慢地跟在爆胎的埃斯特萬身后!后來,取得冠軍的埃斯特萬想把獎牌送給納瓦羅,但遭到了納瓦羅的婉拒,理由是:自己不想在快到終點時超越一個爆胎的對手取勝,這樣是不道德的。人生有時候比的不是冠亞軍,而是胸懷、境界與人品。故事傳達了這樣的信息:速度,是內(nèi)心情感的表達,是閱歷與思想的沉淀。
速度,是一種生活方式。
我們可以選擇奔跑與生活的速度,快速向前是我們獲得心理滿足、實現(xiàn)理想的能動表現(xiàn)。加速奔跑,會收獲獻花、掌聲、吶喊助威聲,能夠徜徉在個人價值實現(xiàn)的花海。在賽場上,讓大家鼓舞稱道的選手并非總是冠軍,頑強克服跌倒的坎坷,抗擊摔傷疼痛的匍匐前行,竭盡全力奮勇追逐的精神都會成為令人矚目的一段佳話。我們終究是一種高級情感類生物,價值與道德,無處不在地指引著我們思考的方向。在生活競逐場上,我們堅持著理想與價值,努力實踐著各自的生活方式,以不同的角度詮釋著對速度的理解。有人選擇節(jié)奏緊湊與高壓的工作環(huán)境,有人選擇優(yōu)哉游哉的慢生活;有人選擇早生貴子的家庭生活,有人選擇晚婚晚育的貴族生活;有人喜歡速度與激情的賽車刺激,有人喜歡舒緩爛漫的閑庭信步。速度,只是一種生活方式,任由你的選擇,而這一切,源自你的內(nèi)心,對美好生活的詮釋。
速度,是跳躍的音符。
音樂有慢速、中速與快速之分,文字或速度記號是區(qū)分的途徑。有人說,速度是時間的藝術(shù),音樂的速度系統(tǒng)源于人類的生理狀態(tài)和思維活動,人們在不同的情緒、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情感體驗中都會有著不同的生理運動速度和語言表達速度的變化。音樂中的速度包裹著節(jié)奏,撩撥著我們的心弦,激蕩起跳躍的音符。我喜歡聽慢歌,因為符合我安靜閑適的心境,我喜歡聽情感表達飽滿的歌,因為我對這片心田愛的深沉,為了那份摯誠,我愿意等待。
速度,并非越快越好。
為了團聚,我們希望放慢時間的流速,定格那些難忘的瞬間。為了重逢,我們期盼時間流逝飛快,不錯過生命重要的時刻。速度,并非越快越好,但你要知道它存在的意義,你要記住那些該快該慢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