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點鐘突然從夢中驚醒,四周依然漆黑一片,內心一陣忐忑,怎么回事?漸漸的意識變得清晰起來。
一絲疼痛在下頜處開始輕微跳動,我的睡意頓消,猛的從床上跳下來,沖進洗手間,打開燈伸長脖子仔細查看,手指碰觸到某處有壓痛感。
身體出狀況了!于是簡單收拾了一下,天剛蒙蒙亮就離家了。
一個上午跑了兩家三甲醫院、一家專科醫院和一家社區醫院,它們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地方。效率好高啊!是的,不過它們之間的連接由滴滴打車串起來的,除了社區醫院,其它的掛號都是在自助掛號機上操作的。
社會的變化真的太快太劇烈了,不要說一百年,就是二十年前的人穿越到現在也會變得無所適從的:
當下智能手機幾乎是人手一臺,購物可以上淘寶上京東快遞到家,訂餐可以上大眾點評預訂桌子也可以點擊外賣直接送餐上門,去影院看電影也可以上網自由選擇場次和座位……
支付不必非得用現鈔,可以在網絡上用微信或支付寶支付,甚至路邊水果攤的小老板、買燒餅的小販、挑著菜籃子擺地攤的菜農們也都紛紛亮出各自的二維碼,坦然接受大家的掃碼支付;
要打車得用嘀嘀,不會滴滴?現在路上靠招手攔到出租車的概率很低,因為司機們都忙著網上接單接客了;
不管是飛機票、火車票還是汽車票都在網上搶票,熱門緊俏的票甚至還必須用到搶票軟件。排隊購票?最大可能就是得到兩個字:沒票。
去醫院排隊掛號?今天在三家大醫院看到的都是幾條排隊長龍,不使用自助掛號機基本掛不到想要科室的號,即便如此,我在第一家醫院依然沒掛到,機器提示說掛完了!“這不是剛開始嘛,咋就沒了呢?”,一旁的好心人告訴我,“現在大家都在網上掛號了,自助機基本是用來取號的!”
我不禁為體弱多病的老年朋友們擔起憂來:
因為他們再也沒有好體力和好精力奔波在全市各大商店商場超市尋找和選購產品了,想外出發現打不到車,想買車票發現根本搶不過年輕人,想去醫院看病掛不到號,想支付發現有的店家會拒收現鈔……
前幾天,近八十歲的老父母結伴去銀行辦卡,開始學習網上支付了,因為發現生活中不會網上支付真的不太方便。他們也在學習淘寶購物,還要學習如何滴滴打車、如何網上掛號、如何網上購票搶票,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學習等待著他們。
父母小區的物業公司把各單元門的門禁系統重置了,父母在家里也必須得用手機app才能打開樓底下的單元門,生活被人為設置得復雜繁瑣起來,老同志們真的是要活到老學到老了,這不再是號召,也不再是句口號,而是真真切切的一種壓力,卻又是美好生活的一種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