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斜杠青年,你得以一種技術或者才能聞名。比這個重要的是,你的品牌代表了一種精神。
1. 在人群中脫穎而出
《自媒體時代,我們該如何營銷》中說,成功的人會找到屬于他自己的風格,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品牌,大膽的用這個品牌表達自己,從而讓這個世界看到自己正式的,原汁原味的價值。
"你會幫助誰和你會幫助他們做什么"
這是一個“是誰”很重要的時代,做斜杠青年,我們就需要然別人通過看簡介就知道我們和別人的差別。
所以我們需要制作一個個人簡介,就像在人海中舉起了自己的個性鮮明的旗幟。
2. 擁有個人簡介的好處
- 被視為專家(professional)
- 給別人留下深刻影響,提升關注度
- 容易被選中(吸引顧客,方便推廣和用于銷售)
- 方便做自我介紹,口口相傳
- 成為講師&作者&采訪對象的判斷材料
- 對自己的影響(目標確定/自我形象提升)
3. 個人簡介的要素
個人簡介有四個要素,分別是:
- 旗幟
- 業績和成果
- 愿景和使命
- 讓你有這樣愿景和使命的心路歷程(故事)
(1)獨一無二的“旗幟”(也可以是你的頭銜)
比如簡書頭牌作者,三線城市斜杠青年,個人知識管理專家。
不好的頭銜:
①不能夠秒懂
內容比較抽象或者含糊不清,比如:
個人成長方案規劃師
人生價值導師
創意生活導師
②與競爭對手的差別不夠清晰
就是頭銜很大眾,好像和比人沒什么差別,比如:
課程規劃師
經營咨詢師
自由撰稿人
手繪老師
那如何制作頭銜呢?
一要秒懂,二是要和競爭對手差異化要清晰。用一句話來要求,就是要達到:說某某某,就能想到誰誰誰一樣的效果。
比如說到PPT,就能想到秋葉;說到知識管理就能想到蕭秋水一樣。
再比如:
編劇-亞洲動作片編劇
名片專家- 幫助你贏得工作的名片專家
PPT設計師- 商業路演PPT設計師
那如果你現在要拿PPT和知識管理來做旗幟,是不是沒有機會了呢?
你還是可以差異化,比如:
**90后中最會做PPT的PPT教練;
職場個人知識管理專家XXX;
(2)你的真實業績
業績就是你的成績,你做過哪些事情,比如:
- 經歷(僅僅限于你現在做過的)
- 你的斜杠事業:你做分享的次數,人數,你的產品內容,服務,和大的社群,網站還有平臺的合作,和大企業的合作經歷,和知名XX的業務往來,顧客(客戶)中的名人等。
- 你的著作,你的認證等
- 媒體的報道(電視,報紙,雜志,電臺,網站等)
在寫業績的時候要加入數字,和專有名詞,這會更有說服力。
(3)愿景和使命
你的愿景也就是你想達成的目標,你想為別人做什么,你希望幫助大家達成什么目標。
這個用一句話來說明就好了。
比如我的愿景就是:“讓更多想提升自我的年輕人能夠輕松學習,從容實現人生目標。”
愿景和使命不是憑空來的,你需要告訴我們它來源于什么,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愿景,你經歷了什么才會想要做這件事情。
(4)確定愿景和使命的心路歷程(故事化)
你需要將你的成長經歷講一個故事。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不是你找不到,而是你不會將你的經歷改造成故事。
不會講故事?沒有關系,這里有一個故事模板你直接可以套用。
故事的好處是:
- 引發讀者的興趣和好奇心
- 容易在講故事的時候注入感情,引發共鳴
- 容易將你的觀點故事來傳達
- 容易讓你的經歷傳播出去
- 會成為你自己的語言,形成品牌的獨特性。
比如我的:
4.小結:
我們今天聊了打造個人簡介的四個要素:
分別是:
- 旗幟
- 業績和成果
- 愿景和使命
- 讓你有這樣愿景和使命的心路歷程(故事)
但簡介的內容不是死的,不是說你一次做好,終身受用的。
你可以根據不同的平臺調整你的簡介,而且在你斜杠事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你也會不斷修改你的簡介。
打造個人簡介是讓世界知道你的第一步,有了這個簡介,你就給自己豎立了一桿個性鮮明的旗幟,從此江湖上有了你的名號和你的故事了(雖然會還會變)。
我是彭小六。
希望今天的文章對你有幫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