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永澄50天-12天# --1什么是觸發器
從“……檢視閱讀起來還是很高效,我是不是很厲害啊”,這里,竟然出發了老大的元認知。If覺得自己很厲害,THEN檢查自己是否掉入了自我滿足的坑。
金句:但凡你驕傲的,必然有鄙視,必然有傲慢,必然有無知,必然有弱小。
金句里面到底說的什么?
但凡驕傲的,必然有鄙視:老大確實檢視閱讀很厲害的,老大都不說自己一年讀多少書;老大所說的鄙視,鄙視的是那些只知道檢視閱讀的人,只交給大家檢視閱讀,幾分鐘讀一本書的人。對么?因為老大,正在帶領大家慢下來,去仔細的閱讀一些經典的書。
必然有傲慢,必然有無知,必然有弱小:傲慢在哪里?無知在哪里?弱小在哪里?傲慢在,老大覺得滿桌的書,都很容易讀?無知在,自己竟未察覺自己的標準低?弱小在,竟然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沒有人競爭,市場太小,平臺太低么?老大自己的話是:標準低、平臺弱、對手差。
老大的這種自我警覺和反思,這份面對真實的能力,都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觀察永澄50天-12天# --2WHAT和WHY
學習的目的?WHAT,問題是什么。
目的:將自身價值封裝形成使用價值,去到大規模協作網絡尤其是陌生人主導的(突破粉絲墻,成為網絡節點)網絡中作出貢獻。
手段:(更好學習的)輸入端注意:信息源頭、必要難度(未來5年為目標)、主題閱讀(快速進入)、控制注意力投放;消化端注意:概念萃取、卡片法、思考的積累和邊際成本遞減,產出以高階模型、概念、提升檢索能力為主,更頻繁的線上線下聯機;輸出端:成果及作品管理,杠鈴策略將精力投放在10%的部分。
造成的原因:尚能生存、無人碾壓
導致的情形:信息處理系統失效,消化系統滯后,積累系統未及時更新。
這是反思的示范范例吧。老大不是按劇本出演的吧。呵呵。
WHY,為什么出現這樣的問題。
老大分析的原因:原有問題延續,什么問題?(低水平勤奮,盲目擴張,存量思維);自信和驕傲導致的錯覺(這是多牛逼的跳出自身站在局外看自己的分身能力啊),標準低了(雖已有了增量思維的認知,卻為去與同樣用增量思維發展的人比較,而習慣性的與原來的自己一般使用存量思維的人比較);缺少競爭(是否可以在協作中,刺激協作者的創造、創新能力,而不僅僅是教授呢,或則是讓那些跟隨的人——可能水平相近——去互相激發,生成新的增長點,要去營造這樣的氛圍和環境,讓大家集聚在一起產生更大的價值);增量思維未進入每一個決策的流程中去。
#觀察永澄50天-12天# --3HOW
老大說自己是低水平的驕傲。真實你的標準決定了你的高度呢,自己呢?
HOW怎樣解決?
錨點、邊界、入口的必要難度、多種消化方式并行(而不僅僅強調慢便放棄快,老大不是在這樣做著么——檢視、分析、芒格、刷書等方式?)、作品結構化輸出、重整操作系統(也已經在做了,版本都給了)。
為什么會覺得自己蠢爆了?將自己封閉死,如同井底之蛙,只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卻不知井外天地廣闊。
蠢爆了事情?在這個單位發展不起來,就一事無成,就了此殘生了。真實有問題。
事后,有么有變化?有,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到更廣袤的世界中來,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學習和改變,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蠢爆了躍遷的關系?能發現自己蠢爆了的人,才有可能躍遷。未發現自己蠢爆了的,還在自己的小夢想中沾沾自得呢,怎么會想著去躍遷呢,連成長也未必會發生。正是因為發生了躍遷,看到了更高的層次,看大了更大的視野,看見了更遠的未來,愿為自己的成長擔負自己的責任,才能夠更加的面對現實和真實,才更加可能將成長分開階段,慢慢來,持續做,對未來充滿信心,對現在更富耐心,讓自己更早的活在未來的狀態里。內心篤實,行動踏實,進步歡實。
這次,寫了有點多,輕噴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