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正面溝通??和諧親子】第四期 張紅云 堅持分享第94天 ? ?
? ? ? ? 今天讀到這樣一段話:閱讀,是孩子一生必備的能力!有的孩子理解能力差、對一件事敘述不好、或者對寫作深惡痛絕,這可能是孩子小時候閱讀能力匱乏導致的。究竟該如何讀書,從小培養孩子讀書能力呢?
? ? ? ?學習能力其實來源于早期的閱讀 !從理論上講,0-6歲是兒童的良好習慣(包括心理習慣和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兒童各項能力的發展黃金期,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習能力的發展,而讓所有人夢寐以求的學習能力,卻可以通過閱讀能力的培養而開發90%甚至更多。
? ? ? ?6-12歲,是閱讀能力(即學習能力的基礎)長期發展的最黃金時期,這六年,可以說,什么都沒有海量閱讀、大大提高閱讀能力的發展更為重要。一個孩子的聰明才智,如同種子,需要條件才可以發芽生長。這個條件就是海量閱讀和動手動腦的游戲方式。
? ? ? ? 小學時期閱讀是開發孩子天賦的保證
? ? ? ?如果一個孩子從沒有讀過一本好書,甚至從沒讀過一本超過10萬字的書,而是把大量時間都投入到學校課本和大量作業里去了,那么這個孩子的天賦聰明就被餓死了。
? ? ? ? 讀完這段文字好震驚好痛心啊,幼兒園中班開始每天寫作業,孩子每天的課余時間就是泡在作業里,錯了改,改了錯,沒有一點學習興趣,也從學習中找不到一點快樂和成就感,學的真是好吃力,越來越學不進去,迷茫的家長好束手無策啊!怪不得說小學階段的成績看不出什么,初中都反應出孩子的學習能力,距離就會拉開很遠。
? ? ? ? 父母不學習耽誤的都是孩子呀!好慚愧,總是給孩子說:“再聰明的孩子不努力也是學不好的,你只要努力就會做的更好”?這句話背后的態度常常是說教或者失望。以后換成:“我已經發現你是一個多么能干的小伙子。我百分百地相信,你有能力能做得很好!”
? ? ? ? 孩子明天第一次月考,老師讓自由復習,回到家孩子說今天做一天題,先休息一會兒更有勁好好復習,我說好那你先休息一會兒吧。我就憋住嘴穩住心,該做飯做飯,不時朝他那瞟一眼,一會兒他說開始復習了,電磁爐滴滴一響他就跑過來問是不是飯好了,我說稀飯好了菜還沒弄好,他就拿著菜筐在那控水想幫忙,我低頭忍著不說話,孩子說:“別不高興了,你不是想說該考試了還不去干你自己該干的事兒,我去復習了。”只是一個不愉悅的表情,就讓孩子捕捉到了你的信息,不說話也都寫在了臉上,其實孩子什么道理都懂。
? ? 我想想有些不妥,過了一會兒喊他過來,說:“你不是想過來幫忙的,那給 你調菜吧。放完調料孩子拿筷子慢慢攪拌著。”“你不是老給我講題,我也想幫幫媽媽。”“哦!心里過意不去,來幫幫媽媽。你要需要幫忙媽媽一會兒還陪著你。”
? ? ? ?一到改錯就又重蹈覆轍,不會情緒就失控,我只有無言的走開,真不知道怎么辦才好?父母的昨天造就孩子的今天,以我為戒吧,老人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0到6歲這個關鍵期就已奠定了孩子將來的成長軌跡。后天還有選擇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