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reat Wall winds its way from west to east, across the deserts, over the mountains,through the valleys,till at last it reaches the sea.長城從西到東,穿過沙漠,越過高山,跨過深谷,蜿蜒而行,最后直達海邊。
韓信年輕時家里窮特別窮,常常被人瞧不起,受盡各種委屈。
有一次,一個人當眾侮辱韓信,“若你不怕死,就用劍刺我;怕死,就從我褲襠下鉆過去。”
韓信注視了這個人好久,熱血直涌上頭,這種挑釁會讓每個人都想馬上刺死他!
但沖動過后,韓信不得不面對現實,權衡利弊。
如果刺死他,官府也會砍自己的頭,為這個下三濫陪葬天理難容啊!
如果不殺他,當場斗毆,窮得穿破洞褲的自己此時餓得有氣無力,真的動起手了,估計自己耳朵、手指之類的會離開身體。
搞不好連一條腿都沒有了!以后拿什么孝順父母,出人頭地?
于是,韓信就低下頭從這個人叉開的雙腿間鉆了過去。滿街的人都大肆嘲笑他。
胯下之辱,確實是天大的委屈。但韓信并沒有沉浸在自我憐憫的委屈中,而是發奮圖強。
后來,韓信做了楚王, 找到這個人,對各位文武官員說:“當他侮辱我時,我忍了下來,才有今天的成就。”
試想,如果韓信是那種受不得半點委屈的“拼命三郎”,當時就跟羞辱他的人廝殺,后來還會成為漢代偉大的軍事家、開國功臣嗎?
一個人的胸懷和格局有多大,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跟他承受過多少委屈。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打仗。
越王勾踐投降后,和妻子被軟禁在吳國,守夫差他爹的墳和養夫差的寶馬。
夫差每次出游,曾經的一國之君勾踐總是拿著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比孫悟空做弼馬溫時敬業多了。
后來吳王夫差生病,勾踐為了表示忠心,竟親自去嘗夫差的大便,以便來判斷夫差的病情。
寫到這里的時候,我真誠地覺得勾踐不是一般的能忍,連屎都能吃,還有什么委屈不能受?
最后,終于成功給夫差洗腦,讓夫差認為勾踐對他忠誠愛戴。于是就把勾踐夫婦放回越國。
勾踐回國后,為了不忘國恥,不忘艱苦,他睡覺時不躺在夫人身邊,就臥在柴薪之上,還時常深添能做黃蓮祖宗的苦膽。
經過十年的磨礪,越國終于由弱變強,打敗吳國,吳王羞愧自殺。
正應對了中國那句老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如果勾踐不愿忍受在吳國時的委屈,估計連命都沒有了,哪里還有后來的鳳凰涅槃,強大祖國,報仇雪恨。
世界本來就不完美,有溫暖,也有殘酷,有善良,也有惡毒, 有光明,也有黑暗……我們只有接受現實生活的不完美,認可生活中的委屈,才有資格談人生。
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任何人能不受委屈,而且委屈不是一次兩次,時常存在,同學的誤會,朋友的誤會,職場的不公,家人的不理解……
沒受夠委屈,不足以談人生。
遇到委屈,當場發飆,并不一定就是強者,反而有可能引起不良后果;不忍受絲毫委屈,也不見得聰明,反而會讓自己變得心胸狹窄,格局降低。
如果你一直“受不了委屈”,很快就會輸的一塌涂地。
真正的強者,坦然接受委屈,堅強面對磨難,把委屈化作力量,奮發努力,把自己變得強大。受委屈是促進一個人成長最好的助推劑。
受委屈也許會讓我們曾經受傷,但到后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
當你足夠強大,那些曾經讓你受委屈的人,只有抬頭仰望你的份,他們連受你委屈的份都沒有。
因為他們已經無法跟你在同一層次對話,這,才是他們人生真正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