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個群的推薦,昨晚看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覺得有許多想說的。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從小內心失愛的女性從孩童到成年到老年的,在外人看來是被嫌棄的一生。
為什么被嫌棄?青年時因替在旅店偷竊的學生自告奮勇當替罪羊而演變成真實的小偷后被學校開除;因嫉妒多病的妹妹得到超過自己太多父愛與關懷而離家出走,后與社會上評論為天才作家而性格爆唳的A君同居,過著承受掙錢養家和A君時常實施的暴力,之后的某天,親眼目睹了A君臥軌自殺,留給她一封信:生而為人,對不起!
之后松子開始了她混亂的人生:當別人的情婦被拋棄、當艷舞女郎、殺人、坐牢、與當年真正偷竊的學生阿龍重逢并同居,并再次被拋棄,之后完全放棄自己,肥胖、怪誕、孤僻,直到五十三歲時毫無預兆地意外死亡。
整部電影的基調圍繞著一個內心缺愛的孤獨的靈魂,演繹錯亂而瘋狂的,在男權社會中一個女人的被嫌棄的一生。
看了豆瓣上的一些網評:很佩服松子熱情的生活,無畏的愛情,即使世界回報以冷酷,總能找到努力呼吸的理由。。。。。。
我沒有流淚,因為不同情她,不可憐她,實際上,的確也只能是被厭棄的一生。我想,這部電影為什么要這么刺痛人心?
她的人生轉折始于一次為自己偷盜學生頂替罪名開始,為了替那個學生還上偷的錢款,她又偷了別人的錢,結果自己遭猥褻不說,還被學生反咬一口。
她從小缺愛,不!不是缺愛,是缺乏正確的理解愛,感受愛。對父親愛憐多病的妹妹而覺得父親不愛自己,過度的在意父親對自己的態度,時時想要取悅父親,這是悲劇人生的根源。如果她懂得同樣的去愛憐她多病的妹妹,體諒一家之主的父親所要承受的生活重擔和一顆慈父之心對小女兒多病的無奈,對自己有個健康的身體和美好的嗓音真正去感恩去欣賞去珍惜,去愛自己,那松子的人生,怎么可能是那樣?怎么可能變成一個被嫌棄的人生?是的,她不該離家出走,而之后地生活經歷也可以看出她對家是很眷戀的!而每一次希望與一個男人廝守應該也源于希望有一個依靠,有一個家!
再看她的每段戀情,都延續了松子想要得到愛,肯定被愛,想與人廝守終生的經過,結果都一樣:被拋棄。
很多人認為松子勇敢,一再受傷但一直不怕付出一直愛。但我認為那是一種沒有自我的愛,當他與那個知名作家A君在一起,A君把她打的瑟瑟發抖,她卻毫不反抗,我不知道怎樣的愛能讓一個女人忍受身體上這樣的痛苦,到底為了什么?就是因為要和他在一起,這是真正的愛嗎?
之后去做別人的情婦,自己邊唱歌邊跟蹤情夫到家還敲響了他家的門,當看到他老婆長得并不好看時,哼著小曲兒離開。結果情夫知道后決絕而去,她還抱著不放。這又是為什么?!
其實每個人,都只能負責自己的人生。且不說有沒有把握負責有一個好的人生。一個愛自己的人,怎么能容忍老背著一個包袱行走?即便是以愛的名義!更何況是以愛的名義!
松子不明白人生失敗的根源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舍棄自尊來博得并不值得擁有的所謂愛!
一個連自我都沒有的人,不配得到幸福,永遠只為討好別人而活,永遠只想著怎樣討好別人人,從開始的討好父親到討好一個個所謂的愛人,只能越來越低,低到塵埃里!
所以松子遇到的男人,最后都把她拋棄了。愛是什么?
如果你曾感受過孤獨,你就會明白:不是身邊有人存在內心就會安寧充實,不是身邊有個人說說話內心就會安穩愉悅,關鍵在于你自己,而不是別人!
身體的疾病可以奪走人的某些器官功能,但心理的,可能是整個人生。
生而為人,請一定不要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