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影質量良莠不齊是一件無可奈何的事情,其中不乏口碑、票房都收獲得好成績的佳作,但更不缺乏一些爛出新境界的爛片,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拍不出好片子不是你的錯,那變著法子來惡心觀眾就不對了,小編今天不得不拾起正義的“大寶劍”對爛片發起討伐!
作為《三重門》的忠實讀者,碰上《小時代》必定要開撕。因為《小時代》本身就是一部撕b大戲,在林蕭的旁白之下,眾人開撕,和好,再開撕,再和好,在一個經常會下雪的上海出演了一幕幕人間悲喜劇。沒錯!小四老師有被譽為中國版冰與火之歌的《幻城》,有首度采用真人CG技術的《爵跡》,更有爛到靈魂盡頭的《小時代》,本系列堪稱影樓攝影美學的巔峰之作,扁平的人物塑造,PPT式的敘事風格,影響了后世諸多青春片。
死亡對于一部愛情片是能夠起到升華的作用的,但是讓角色死了又活,活了又死就有點拿觀眾的智商不當回事兒了。你看老美的《復聯》、《x戰警》撕得多么波瀾壯闊、氣勢磅礴。無論是漫改電影還是小說改編,首先你要先是一部電影,具備電影藝術語言所需的基本要素,然后再看你改編得成功不成功。
再來講主演臭腳,很多人都從這個綽號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其實小編認為很多的原因是臭腳主演了太多爛片,被搞臭了。演員為了混個臉熟多接些電影沒有關系,但是麻煩下次先仔細看看劇本。至于最近的出軌門,因為劉愷威的父親是黃日華版《射雕》中“洪七公”劉慶基,而楊冪曾經演過郭襄,洪七公的兒子娶了郭襄本應該是一段佳話。不過按照劇情走向不是應該當《時間煮雨》的旋律響起,他們就和好了嗎?“其實上帝早就提前讓我們看過了結局,看過了那場即將到來的猩紅色的落幕。”為什么非要男默女淚,四十五度仰望天空,悲傷逆流成河呢??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言情小說的名字總喜歡拿男女主人公的名字合在一起湊成一個不知所謂的題目,比如《何以笙簫默》、《微微一笑很傾城》、《夏有喬木雅望天堂》等等。不過這些小說原著還都挺好看的,雖然我寧愿去看瓊瑤,但是當這些小說改編成電影那簡直就是災難。每當這些電影開拍,都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你是想老老實實地拍一部電影還是要討好原著黨,能力不行、資金不夠就只能兩者擇其一,可有的導演野心比較大,有了小說和明星主演的粉絲群也不怕賠錢,于是你就看到了各種狗血。在這些電影中導演還不忘致敬一下《小時代》的影樓攝影美學,扁平的人物塑造,PPT式的敘事風格。。。
又不知從何時開始,國產電影中喜歡插播幾首懷舊金曲來引起觀眾的共鳴,比如《致青春》、《港囧》。拜托!我們是來看電影的,想聽老歌我們不會自己下載嗎?不需要導演一遍又一遍地提醒你,聽得你十分尷尬,都不好意思不哭,不然就顯得你沒有青春似的,這樣為了懷舊而懷舊的做法十分的不可取!你要是覺得小編太年輕,根本不懂欣賞老歌,那你就錯了。小編我可是唱的了龍飄飄、鳳飛飛、黃鶯鶯、包娜娜的麥霸級人物。
當然,在電影中插播懷舊金曲也并不是都一無是處,《唐人街探案》中警匪醫院大戰時的BGM是《往事只能回味》,輕柔的歌聲與激烈的槍戰形成的高反差加重了戲劇沖突,歌曲的前奏也仿佛瞬間就把人拉回到了大上海的夜總會,起到了懷舊的作用。事實上,就連某個logo有點像衛生巾的汽車品牌拍的廣告微電影都捧紅了《夜空中最亮的星》,以后在電影插曲的選擇上是不是要考慮得多一點呢?
其實我們對于國產電影還是很寬容的,隨便批評爛片幾句就是否定了一批人的勞動成果。也許巨額的投資九成給了宣發,一成給了制作,我們村的后期就發了5毛錢。你不能總拿”情懷、誠意、良心、不看不是中國人“等詞匯,站在自己的高地來騙我們的電影票錢。希望大家不要用生命去檢驗上述爛片到底是有多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