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基礎教育的老師,小白會不停地面對各式各樣的家長。
有的家長的話小白其實很無語。
“老師,我們家XX學習很認真的,就是不太會和同學相處,你教育一下班里同學不要惹他生氣。他生氣時我也讓他的。”
“老師,我們家XX比較聰明,但是自制力不夠,你教育一下班里同學不要帶和學習無關的東西來影響他學習。”
“老師,我們家XX說了,寢室里的同學都不喜歡他,你教育一下他們,都是同學,怎么就這么排斥呢?”
“老師我家孩子確實不自覺我也生氣,你幫我管著他點。其實我也不讓他玩游戲的,我跟他也說了,如果你能成績拿得出手,能門門第一,哪怕你上課睡覺玩游戲都可以,可他不能啊~~~”
……
信不信,有時候這樣的話可能是同一個家長可以說出口的!
好吧我承認我對這樣的家長其實很反感的。
有很多家長一直覺得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是不一樣的,要受到特殊對待的。所以很多時候不在自己家庭教育上下功夫,而是一味把責任推到學校甚至是推到同學身上。在他們看來,孩子只要學習成績拿得出手,其它都可以原諒,包括自私、自負、不尊重老師無視課堂秩序——一切都不必在意,但是,別人不行。
記得有一位家長,有一天氣勢洶洶地打電話來找我,叫我立刻馬上去學校!我一楞,問發生了什么?她說孩子被同學拍了張照片;我問是什么照片,她說是洗澡出來寢室同學拍的;我問有沒有什么后果,她說怕出現嚴重的后果;我再問什么時候的事情,她說半個月了。——我當時也覺得事情好像有點不好,但還不至于必須馬上去學校。那天是周日,我正準備送住宿的孩子返校,當時肯定是抽不出空來的,于是與她商量我晚自修會去處理。
她不肯,堅決要求我馬上到,不到就要我找人處理,我一下子蒙了,我又不是校長,我找人處理去啊?這事兒真要嚴重到那步,校長早就在了還用我找人?于是我委婉拒絕,我告訴她,我也是一個家長,一周送一次自己的孩子回學校也是一個家長的責任。
不!那個家長似乎是失了分寸,一定必須要馬上到校,不然向校長告狀!我只好強硬拒絕。
晚上再去學校調查此事,說是她的孩子在寢室里洗澡出來,寢室里一同學開玩笑,拍了他上半身沒穿衣服的照片,后來讓一女生看到了那張照片,不過照片已經刪除。
就為了這個,而且是半個月前男生寢室的一個玩笑,她不但殺到學校,而且不顧老師有家庭有孩子的事實,鬧了整整一個下午。
后來事情當然就這么過去了,她的兒子后來和那個拍照的同學依然是好哥們,不過這個家長那天的無理取鬧讓我心塞了好久。
家長的教養,影響孩子的教養,可惜很多家長其實是不明白的。
有的家長,會很客氣地跟我說:“老師,我們孩子你好好教育,你說他好了,我們也教育不了了。”殊不知,家長會上一個接一個電話地接,大聲說話恨不得比我聲音還高,手機不調成靜音也就算了,還不知道走出教室接電話;當然我也遇到接了電話走出教室后一去不返的。現代這個社會,我當然不會覺得這有什么不可接受的,不過,如果你以這樣的榜樣來要求孩子尊重老師聽老師教育,可行嗎?這樣的孩子,我在與他們說話的時候感受到的是一種冷漠驕傲與不屑,也許他從心底里就是看不起我們這種從事教育職業的人吧,在他們看來老師是窮的代名詞。我當然無所謂,不過,如果讓我對這樣的孩子施以教育,我也一定是無能為力的。
還有的家長,孩子不肯做值日生,被逼急了,家長出面了:“我們的孩子是來學習的,不是來勞動的!”小白當然不會跟家長鬧翻,但是對那孩子,小白怎么可能愛得起來?這年頭不是都說要用愛心對待教育嗎?對不起,這樣的孩子,小白現在已經失去了懲戒的權利,但一定沒有愛。不要問我為什么,因為你不會愛。
從老師的角度,小白其實希望遇到的是有教養的家長。家長有教養,至少有以下幾個好處:
一,以身作則,讓孩子有教養。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不一定將來過得好,但有教養的孩子會。教養是社會關系名片,可惜很多家長本末倒置了。
二,你會把自己的教育焦點從唯分數論中解放出來,既解放了自己,也讓孩子有喘息。很多孩子從小成績很好,但過分優越的要求讓他怕失敗,以致最后出現小考優秀、大考崩潰的結果。有的孩子中考考砸了,家長一直說,是因為運氣因為心態,寄希望于高考,其實這樣的孩子高考繼續砸的占多數。除非高中孩子變獨立或者家里教育理念有所改變。
三、只要你有教養,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問題也容易得到老師的原諒并能更加耐心地教育他。相信我,讓老師對不同道德素質的孩子采取相同態度是天方夜譚。
當有一天,你仗著與校長私交甚好或者有點地位,以家長的身份,不顧學校規矩,硬是開著豪車往學校里闖還沒有減速欲望的時候,也請你想想,老師對你是無奈,但你的孩子卻可能因這樣的小事而給你惹點麻煩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