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媽媽又背著我給孩子喂飯
今天晚上媽媽又背著我還孩子喂飯,我看著她叫著:“還喂啊。”我走過去,安基坐在他的平衡車上,媽媽拿著飯碗,碗里的飯菜已經喂了一大半了。我把碗拿過來,牽著安基的手說:“走,我們去洗手,自己吃飯。”看著安基一副無動于衷的樣子,我端著他的飯碗進了屋。
我吃完了晚餐以后,我去外面找安基,我想喊他回來吃飯。我感覺他可能不會回來吃飯了,因為飯已經被我媽喂了一大半了,這會又和小朋友在外面玩,哪里會想著要吃飯。但,我還是去找他了。
和我想的一樣,他根本就沒要回來的意思,我在他旁邊守著他。不一會兒,他騎著平衡車走遠了,我跟在他后頭。我聽到媽媽在我背后喊著:“快回來!”我沒有回頭,安基也沒有回來。
媽媽從我身旁走過,我看到媽媽用衣服似乎擋著什么。媽走到安基旁邊,我聽到安基講話的聲音,我聽出了他口中含著食物。我這會想起,媽媽衣服擋著的是可能安基的飯碗。
我很不爽,但是我并沒有跟過去,而是回了家。我走到廚房,沒有看到安基的飯碗,確認了我的想法——媽媽的確是追著喂飯去了。
二、我的感受
我很難過,因為媽媽對我的想法不管不顧,她明知道我抗拒什么,卻總是一意孤行。
我感覺到很無助,因為我不知道怎么應對。
我感覺到自己很軟弱,我明明可以跟上去對媽媽“興師問罪”,但是我沒有勇氣。
我安慰自己說:“喂就喂吧,我管不了,我無能為力。我現在應該抓緊時間去洗漱,不想那么多了。”我在退縮了,我也這么做了,我到了臥室就進了洗手間。
洗澡的時候,我在問自己:“媽媽從來不尊重我的想法,我好難受啊”我哭了。我知道我的內在小孩被刺激到了,我想好好安慰她,但是我卻不知所措。從小到大,我的感受和想法從未被接納過,認同過,導致我成年后在關系中總是想要尋求外在的接納和認同。
我內心的聲音在說:“媽媽,你什么時候才會尊重我的想法,我到底是不是你親生的?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媽媽,媽媽,你為什么要生下我。”我想,我的內心對媽媽一定是很失望的。接著,內心又發出另外一個聲音:“我應該接納現狀,這就是我媽媽,一個不接納、不尊重我的媽媽。我不應該抱怨,媽媽是愛我的,她已經在用她最好的方式對我了,我怎么能埋怨媽媽,對媽媽失望呢。”
兩個聲音同時撕扯著我,讓我感覺到自己毫無招架之力,心痛至極。
三、恢復理智,尋找解決方案
心痛歸心痛,我很快就恢復了理智,我內心在說:“我該怎么辦?我該接納事實。我要怎么處理、怎么溝通?還是我該一走了之,離開這里?”
我不可能改變媽媽對我的看法,因為這源自于他的想法。于是,我選擇就事論事。我打開手機視頻號查找了幾個關于“喂飯危害”的視頻,發到媽媽微信,并附言:“餓不出問題,但喂飯,對孩子身體、心理、智力影響很大!!!”
發完以后,我也不再管這個事情了。我知道媽媽會看到,我想她不會再像以前那么固執了吧。
四、后記
不一會兒,媽媽帶著孩子進到了房間。她一進房間就是一通埋怨。今天媽媽似乎已經埋怨好幾次了,直覺告訴我,我曾經“愛抱怨”的毛病或許是受媽媽影響。
媽媽還抱怨了“孩子不吃飯,要喂飯“,我沒有說話。我想,她只是想聲明自己的擔憂(擔心孩子沒喂飽,體瘦),同時,他只是想說明自己是對的,只是比較無力和蒼白。
《母愛的羈絆》是專為受母愛折磨的女兒們寫的書,我多次刷到樊登老師的推薦視頻。從去年我想買回來看看,但一直沒買。直到最近,我忽然發現,其實是我沒有勇氣看。我想,只要我離媽媽遠遠的,就不會受到母愛的羈絆。其實,這只是說明我在逃避。我沒有去深入去了解問題,又怎么會想到正確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