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價值變現研習社】是Angie平臺的首個會員社群。天賦組是【價值變現研習社】對外開放的8個抱團成長精進組之一。這8個精進組,嚴格按照我們的標準篩并通過首期內測再對外開放的。組長都是在自己的相關主題進行持續探索的斜杠青年。我是天賦組組長,藝馨。
本文寫于天賦組第二期的閉營日。分享我從零開始,運營社群的一些經驗。
又是冰山?
是的,又冰山。
薩提亞的冰山模型貫穿了我的開組的所有內容,也貫穿了運營天賦組的邏輯。
這里用上一句老話“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冰山上,就是“臺上一分鐘”,大家可以看到的各種玩法和課程內容。冰山下,雖說不上用了“十年功”,也是一個深層能量,逐層顯化的過程。
兩期的開組,讓冰山下的能量積累,快速增長。
關于天賦組運營,用到的冰山如圖:
運營是為了產生冰山上的價值,開組初期,我用組員的反饋(好評)來衡量。有了好的反饋,才有好的傳播基礎。產生好的反饋,需要潛到冰山下層層發掘,讓能量顯化到冰山之上。
有點玄是吧……現就在從下往上說說,怎么從把能量挖掘到上面的。
1.能量
從三個維度盤點資源,發掘能量:自己,運營團,組員
A.自己
開第一期前,我真沒覺得自己有什么資源有什么資源。只覺得自己學過一些心理學。后來通過大小復盤,逐步清晰,反復運用,從加法到減法,3個自我資源的關鍵詞起來起清晰。
? 心理學實踐: 為了自愈心理創傷,投入10萬+的學習費用和5年+的時間。
? 一對一溝通:做1對1培訓產品8年+。自己的本能溝通類型,也是一對一溝通。擅長一對一與他人深度高效鏈接。
? 團隊管理:7年+的團隊管理中,我練就一個殺手锏,發掘并用上小伙伴的優勢并進行組合,正向轉化每個人的短板。
這些資源轉化為組員體驗的最關鍵活動:
? 3次大課,主要是分享我實踐過超過5年的心理學的知識,并形成系列閉環。
? 招牌玩法,是一對一約聊活動。組員好評最多的活動,也是3個自我資源的結合產物:心理學實踐+一對一溝通+優勢發掘。
這些資源,之后繼續加強和開發的方向。
B.運營團隊
1期:從小助手到智囊團
從一開始,就不要以助手的定義去框住最重要的小伙伴。他們是最重要的種子用戶,也是最重要的伙伴。需要充分關注到他們的中肯建議,和及時提醒。
是“關注”到,不是“要”到。關注什么就得到什么,有時候刻意去“要”,但“要”的答案不是很滿意,可能只是timing的問題。作為組長,要及時關注和捕捉到助手們有價值的輸出,讓運營團隊有更多的靈感和思考。
現在兩位1期的助手,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智囊團。
2期:1期的小南瓜依然是幕后的觀察者智囊團,給我好多重要的靈感。走到幕前的是姚和大洋。
? 姚是從1期的活躍官,成為大管家:給新人個別指導的師兄,給課程提供案例的助教,主持控場等等。他的成長,也是天賦組的能量。
? 大洋,她來做助理,我第一反應是好高配,本來就是社群運營的老手。一開始,她的身份是精華官。其實精華官真的不止整理精華而已,她做到了輸出精華化。她的輸出質量特別高,每次出場萃取課程知識,結合行動,激發組員思考,給到他們指導。
C.優秀組員
1期中的優秀組員:小魚兒,寧靜天空,小湯,啦啦車,Jaz 是助教和案例人板,幫助大家更好理解知識。
其中小湯,寧靜天空,小魚兒作為師姐,在2期發揮了特別大的作用。幫助組員從知識入門,到生活中應用,工作中實踐,梳理零碎的思考。
2期的Vicky, 冉,紅葉,傾月清城,舒妍,祝余,李潔等,一次又一次為組員輸出優秀的內容。Vicky為了一個組內分享,花了2天時間,重復聽3次課,重點PPT看10次以上……舒妍做完一次分享,那緊張勁還沒沒過去,又報名了下一次分享……
另外,嘉賓木木,也是個很重要的角色,她除了應邀做我們組內的分享,平時也給了特別多的點子和深刻的觀點。
總之,就是從自己,運營團,組員三個維度不斷發掘。傾注時間和愛,三個維度的源泉,在無聲成長。
2.關鍵價值
這些資源和能量聚攏起來,是為了輸出什么關鍵價值呢?
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思考。希望能通過這個問題,聚焦為組員創造價值,做出天賦組的品牌形象。
一開始,我列了好多點想實現的價值:找天賦,學方法,熱情感……
現在,我更傾向讓大家養成自觀的能力,不斷梳理自己,淡定前行。從后知后覺,到邊知邊覺,到先知先覺。
3.期待
包括三個期待。
? 自己對自己的期待
? 別人對自己的期待
? 你對別人的期待
這三個期待,非常影響心情。心情跟時間一樣,也是每個人非常非常重要的行動資源。
第一次開組時,最重要的,是調整自己對自己的期待。我記得有一段時間是很焦慮,不知道自己能把組開得怎么樣。
然后諾爺說:只要有一點能讓組員有收獲,那就OK了。聽到這話,我瞬間淡定。奔著“只做一點收獲”去。結果,也是因為更淡定和專注,大家的收獲也不只一點了。
接著,考慮第二步“別人對自己的期待”。留意大家對組的反饋和意見,保持精進,升級自己和升級課程。
我的下一個階段,會對組員更明確的期待,幫助他們更有目標,有所成長。
總之,運營課程需要對期待的把控,越來越有譜了。
4.情緒/氛圍
與上文說到的“期待”息息相關的。
氛圍上,如果敏感覺察到什么問題,我們需要回到期待去做調整。從細節上引導大家:我們的共同期待是,營造互相學習,抱團精進,能量正向的群。
關于情緒,做組長都有體會,那個壓力大啊。多少會焦慮啊,也會比較敏感。比如組里一位小伙伴,有些個人特殊情況,跟提過各種意見。有一段時間,心情被ta影響不少。我自己覺察后,覺得極難滿足百分之一百的期待,也不需要期待自己滿足所有的人。只要自己有對ta傾注愛就可以了。于是,力量又回來了,更有能量滿足更多的期待
經過兩期的運營,對情緒和氛圍的駕馭,更有感覺了。
5.玩法
其實社群的玩法大同小異。
? 相同玩法,找差異點:比如同樣布置是作業和組員分享,天賦組著重心路分享式復盤,也讓聽眾近距離自我對照。這一點也跟上文提到的能量運用有關,激發優秀組員分享。
? 不同的玩法,發展出一個招牌項目。因為我一對一溝通本能+心理咨詢經驗,所以與組員約聊,成為了天賦組的招牌項目。對了,我覺得約聊還有一個好處,能發現組員的內容輸出優勢。然后澆灌愛及關注,讓ta有勇氣成為標桿。
6.反饋
很驚喜,能把天賦組簡書專題開起來。小伙伴的深度思考和內觀,形成文字,共同輸出了這個專題。見證了組員的成長,我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長。每天點開,都覺得有無窮的力量。
其實不止簡書,很多小伙伴也私發了反饋,這些都冰山上的顯化。這些,都是從最底下的冰山資源層開始,鑿一個洞,一步一步挖掘和輸出,顯化到冰山上。
冰山上的顯化,又反過來讓底層的能量更豐富。從0零經驗,到開完兩期小組,非常非常感恩【價值變現研習社】,以及在這個平臺上的一切相遇。
成長本來就是需要時間,我們一起多一分淡定,潛到冰山下,發掘自我。帶著覺知去體驗,一路向光,朝向屬于自己的價值實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