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寫字這事,是從有了電腦開始的,打字比手寫的有一種很好的感覺,就是很整齊,就是很正規,就是沒有手式的粗糙。那個時候,機器開始的年代,看手工都不覺得好,不像現在,反過來了,手工的都好,成本高,有溫度。那是2001年左右吧。
真正的寫字,應該是伴隨著跑步而生的吧。跑步這種事,很奇怪的,早期的那么多跑步者,都是很善于寫的人,能跑又會寫,簡直就是天生合在一起的。我也一樣,一天天跑,一天天開始著敲打著鍵盤,樂此不疲地,一下子感覺到了寫字是那么地不害怕了。以往那么多年里,在學校里被老師逼迫著寫字的厭惡感漸漸地消逝了。
寫著,寫著,跑著,跑著,漸漸地也會有了一些主題出來。后來的寫,就是在那么一開始,就先寫下了主題,而后,就是一口氣寫完。那時候,寫完后,沒有回過頭來修改一下。記得有一次,有朋友評價我這樣的寫:橫空出世,泥沙俱下。也許那么些主題,是在跑步地過程中,已經在腦子里產生出來了啊,隨著一步步地跑著跑著,也大概如懷胎十月一樣,已經在頭腦里生成了形,等到了一跑完步,趕緊坐下來,敲打著,那是一種不寫不吐出來不快樂要憋死的感覺吧。
就那么樣,一天天跑著,一天天敲打著鍵盤,一天天寫著。當然,后來,也有手工的寫字,因為,有的時候,腦子有了主題后,不能等著坐到電腦邊上去,來不及著要生下來的感覺,因為電腦沒有那么方便隨時隨地都有的。這樣子,寫著寫著,有主題寫字,就成了很自然不過的事了。那時候,天天里有跑,有寫,也有了讀,有了聽,有了說。
聽說讀寫是語文語言的秘密,加了一個“跑”,其實就是思的過程。聽說讀寫思,這個圈狀循環不斷訓練,無意間日復一日,月月積累,一年又一年。四五年下來了,就不知不覺地達到了一萬小時定律了。跑了那么多年,寫了那么多年。不跑也舒服了,不寫也不知道腦子里要想什么了。
只是,沒有把跑步與生活,沒有把寫字與生活,很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于是,總覺得,久居鄉村里,是不是把生活過得斷鏈了,遠遠離開現代文明了吧,獨自時覺得這樣子下去,是不是生活得很不正經呢?
后來,腦子克制著自我,停了跑步,就漸漸地停了寫。就漸漸地,那么些的一個個主題就日漸地沒有如泡泡一樣從腦子里冒出來了,都沒了。
其實,現在想來,所有的主題,都不是從哪里橫空生出來的,都是來自于生活的動態中,回歸跑步,把跑步當作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堅持著,這樣子,主題就會重來,就會回到那種不間斷地,回到那種“聽說讀寫跑”良性循環的狀態中去。
多年過去了,漸漸明白了。
生活著,沒有什么正經與不正經的區分,做著讓自己感覺最好的狀態的事,就是最正經的主題。
有的這樣的大主題后,任何時候,心隨手動,都會有一種流瀉而出的感覺在指尖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