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對比。
有人的地方就有悲喜。
最近加入的英語小組升級了玩法,群主每天分別從每人每天的口語、聽力、作文的表現(xiàn)打分。
我的口語一直穩(wěn)定在4分上,一樣的句子,別人得2、3時,我是4分;別人都得5分時,我還是4分。
反復聽自己的和5分的人的差別,不知道在哪里。如果單給自己打分,我還可說是語音語調上需要精進。一旦加入了和別人的比較,得失心就開始失衡,開始覺得不公。
所以,原來我也會嫉妒呢。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感覺啪啪啪打了自己的臉。和前天那貌似豁達寬和的心態(tài)差別真大。由此看出,我在塵世的修煉才剛開始呢,就不要一幅過來人的樣子教育別人。
其實,就算得了5分又怎樣?次次分數(shù)最高又怎樣?能代表你真正的實力嗎?干嘛那么在乎別人的評價呢?
……
內心os好多。然而,并沒什么卵用。根本安慰不到自己。
人們總是這樣,最傷心難過的時候反而不想聽到別人的安慰,好像間接從別人那里得到自己真的很失敗的信息。這個時候,往往有個人安安靜靜地陪伴在身邊就已經(jīng)是無窮的力量了。
沒有人陪我,我只能任性地放任自己在一個人的角落盡情地宣泄自己的負能量。
我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即便再微弱,我也會如抓住救命稻草般緊緊地,緊緊地,不放手。
有個認識不久的姐姐說,我是個直脾氣的人,熱情,做事有時憑喜好,容易得罪人。喜歡的人就掏心挖肺,不喜歡的人就高冷拒絕。初入一個環(huán)境,也想快速融入,卻不得其法。
看的好準,準的我簡直看哭了。
我就是太孤獨,所以遇上個什么人就迫不及待地把身上的硬刺全都拔掉,翻出最柔軟的肚皮,渴望別人撫摸。
我也想被人溫柔以待。
但是,被看透又怎樣呢?那只是別人識人的看家本領罷了。終究不是一個世界的人,沒有共同話題,也就這樣漸行漸遠,淪為路人矣。
你是我的唯一,我是你的之一。
是我貪心了。
挺努力了吧,知道自己沒朋友,也盡力主動地去接近別人,想得到一些溫暖。
大概還是自己的吸引力不夠吧。
網(wǎng)上認識的朋友,能交心到什么程度呢?我在你們心里又算什么呢?
我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
是不是因為我堅信“這世界沒了誰,地球照樣轉”,所以時不時地把誰替換成自己?
達令有一篇文章特別好,講痛苦怎么可以拿來衡量。家境優(yōu)渥衣食無憂的人就連難過痛苦的資格都沒有嗎?身體上的摧殘和精神上的折磨到底哪個更令人絕望?
根本無法比較,也不可能比較。誰都有煩惱,誰都會痛苦。
從這個角度講,倒也公平。
好了,自怨自艾夠了,還是直面真正的問題。別人能拿5分說明就是比我讀的好,有什么好不服氣的?難道我要被這么小小的挫折就打擊到么?沒有5分就再練唄!至少我穩(wěn)定在4分,總比3分強吧!
口語不好就練口語,聽力不好就練聽力。世界可不會停下來等你。所以,沒什么好難過的。
塵土飛揚,我繼續(xù)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