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頻繁的曝出關于LOGO的抄襲事件,影響最大的就是2020年東京奧委會宣布,因涉嫌抄襲,將放棄佐野研二郎的logo設計,重新進行整個選擇過程。各個領域的設計師都多少了解過這個事件,還有很多關于原研哉的東京奧會LOGO提案的文章。每個設計師對抄襲、借鑒還是純屬的“撞車”都有自己的看法,這次我也邀請了我的好朋友,算是我半個啟蒙老師--上海elloworld設計公司的創始人石樂歐leou來談談他對撞車這種事件的看法。
設計logo發生撞車怎么辦?
設計師偶爾遇到logo設計成果勿撞車(雷同)的情況,會相當苦惱,并且會為之付出雙倍的精力和成本。當然我今天要聊的是絕對排除抄襲的情況,抄襲的滾開①。
設計撞車后,設計師們非常無奈的要推翻重來,因為一旦被冠以抄襲的頭銜,這輩子在設計圈里都抬不起頭來。大家看東京奧運標志事件就知道了。
有點思路想要分享給大家,不論設計師還是甲方都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首先,我會很不要臉地肯定一下我們國內設計師的作品與國外的設計作品撞車的情況,因為這說明我們的設計師在設計審美和執行上,都已經到達了一定的高度(不要臉的設計師很會找借口),尤其需要鼓勵這些更國際化和緊跟流行趨勢的創意思路,當然抄襲的滾開②。
但回歸到殘酷的現實,這樣難免會給設計師扣上抄襲的帽子。另外因為與其他標志有雷同后,不管是重新定位品牌視覺的形象元素,還是延續思路進行優化設計,都是對設計師莫大的身心折磨。創作已經很難了,修改并再次優化更是難上加難。
所以,在設計品牌logo時,先確保原創毋庸置疑是要擺在第一位的。
在出了創意草圖后,應第一時間搜索是否有接近的設計,以避免雷同。但如果由于耗費相當大的精力創作出的原創作品,發現仍有相似作品時,也不要過于沮喪。
只要對這款設計是否適合品牌抱有自信,先到商標查詢的機構進行驗證。然后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微調以達到視覺上的差異。畢竟品牌理念是無法更替的。而大部分客戶也能理解與接受。
我曾經歷過幾次這種狀況,今年又碰到了一次,于是有了今天的反思,并告誡設計團隊需更加重視。
當自信滿滿的拿出設計稿后,忽然發現與某個標志相當雷同。這時候怎么辦?
不~退~票。
哦不,小岳岳的梗不適合放在這里。
我會嘗試在創意理念不變的前提下,進行優化設計,但絕不會完全推翻重來,除非客戶愿意另簽訂協議。也就是說,我不認為設計師優秀而符合品牌思路的創意撞車后就馬上變得一文不值,除了推翻重做就別無他法嗎?我建議,設計師們可以通過不同的角度去闡述在設計時的創意思路,并積極地通過更多的形式將創作推演與客戶進行溝通。
另外,利用動態演繹來詮釋創作思路是一個非常直觀的手段,雖然成本會高一些,但這也體現了設計師對自己的創作作品的自信和重視。
一旦設計師做到了原創、預先查詢商標注冊并確??梢宰猿晒Α⒈M可能優化調整細節以避免過分的近似、通過多種方式來詮釋logo創作的理念,那么就已經盡到了對這個設計項目應盡的義務。接下來,就看客戶如何決定。但,絕不~退~票。
又來了...
因為,創意付出絕對不會一文不值!
不過,這幾年在更多的接觸互聯網產品后,我有了更理性的換位思考能力。同樣的事情站在甲方角度,又是另一種情況。甲方支付設計費用并不是要買到與其他品牌近似的設計,又很無辜的被冠上抄襲的惡名。這時候需要甲乙雙方友好的協商來解決這一問題,而不是態度強硬地要求推翻再設計。
作為甲方,拿出友好協商溝通的態度,并也能接受支付之前創意設計稿的一部分成本費用,相信會有很好的設計成果。
最差的結果就是取消合作,但作為甲方千萬不要認為設計師白拿了設計預付款,并且為沒有得到理想中的設計作品而感到受騙上當。因為但凡是負責任的設計師都會為你的品牌絞盡腦汁,你所購買的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圖形,而是經過深度思考對品牌未來負責的視覺符號。
總結來說,作為設計師,堅持原創,以及未雨綢繆的細心對待這一問題。作為甲方,給予設計師專業度的認可和足夠的理解。雙方遇到設計作品有撞車的情況,保持謹慎處理的態度,是達成雙方合作雙贏的基礎。設想一下,如果東京奧運標志涉嫌抄襲事件后后,主辦方能多給設計師一個機會,設計師肯定會爆發出更大的能量來回饋主辦方,并用其專業能
力證實抄襲事件確是巧合,豈不是雙贏。
最后,抄襲的滾開③。
重要的事說三遍。
關于大寶(我本人):
互聯網領域設計師,跨界于廣告、創意、工業設計、用戶體驗等領域,喜歡潮流,本身卻很土,定期寫文,歡迎提出你感興趣的設計、藝術、創意等話題,試著做一個書寫設計來影響你的人。
歡迎關注,閱讀更多原創設計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