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過意志力訓練么?比如21天連續寫作、100天連續早起、365天每天記日記。
是不是堅持一段就不堅持了?
今天看了一篇易仁永澄老師(這就是我買一百塊錢買課的老師)的一篇文章,《勢能,必須每天積累》,不管你之前能不能堅持,相信你看了以后就會覺得堅持這件事還是挺值得做的。這是我看完后的感想,如果你也看了歡迎討論。
勢能與意志力訓練有什么關系?
意志力訓練是什么?每天做一件或者幾件,有意義、可完成、有挑戰的小事。
比如每天寫文章、每天背單詞、每天早起打卡。
勢能是意志力訓練的隱形收益。(知道你看到這肯定看不明白,接著往下看)
勢能來自意志力訓練,每天走出舒適區,通過適當的的挑戰帶來成就感的積累,用勝利感受帶來意志力的提升。這個提升就帶來了勢能。
勢能是什么?
勢能是他人內心產生的對你的一種心理弱勢。如果別人覺得你因為把什么事做的非常厲害,那么在這件事上你就具有了勢能。明白不?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比如:你的朋友圈里天天有人打卡跑步,從3公里跑到5公里,再到10公里,這個時候你可能覺得他炫耀、精神病、傻逼。可他繼續打卡,后來參加半馬、全馬,最后跑到了波士頓。這個時候你就覺得他真牛逼,還想問他我怎么能跑。這時在跑步這個事上,他對你就有勢能了。
再比如:你家有個親戚,從小喜歡玩,小年輕的時候玩鳥、玩蟲、玩古玩,家里人覺得不務正業。人家堅持玩到快40,靠玩鳥、玩蟲、玩古玩,玩出了一家古玩店一年掙個幾十萬,玩著就把錢掙了,這會親戚都覺得牛逼了,在這事上,他就有了勢能了,這人是我姐夫。
再比如:李笑來一個專欄賣2000萬、易仁永澄一門課9分鐘賣100萬等等,全都是勢能的表現。
勢能是個心理優勢,那它能有什么用?
1.打造個人品牌。
創造勢能的過程本身是一個個人品牌不斷增值的過程,勢能越大,品牌價值越高。即使是吃飯這么平常的事,也能吃出陳曉卿、木下這樣的品牌。
勢能造就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獨特和不可替代,只有在特立獨行的路上越走越遠,勢能才能越來越強,品牌價值才能越來越高,進而創造的價值才能越來越高。
2.增加自信。
勢能的存在意味著位置的高低。高位的人會對低位的人先天的存在心理優勢。
比如我們的奧運冠軍,都是經過刻意訓練的普通人,他們在自己的領域里面積累了最高的勢能,這個領域帶來的心理優勢轉化成自信隨之而來,久而久之自種自信與本人融為一體。
我很行,我能行,就像一個外掛,整個人生在外掛的加持下都會整體提升。這也是優秀的人往往方方面面都讓你覺得他優秀的原因。看看今年體育頒獎盛典上的惠若琪,就能深刻體會自信的力量。
3.勢能能幫你找到同頻的小伙伴。
相同勢能的人能夠相互吸引。雖然每個高勢能的人都有自己看待事物的底層認知,就像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高勢能人的底層認知也不盡相同。
當一個人的勢能越高,他進步的加速度就會越慢,會遭遇平臺期。這時候想進步,想突破,就必須轉變方式方法。而與普通人相比,與自己具有同等勢能的人顯然更能幫助自己提高底層認知,幫助自己拓展思路,加速進步。
認知和見識不像錢,誰也搶不走奪不去,你有一個認知我有一個認知,相互溝通后就有兩個認知。所以勢能就像一個標簽,讓勢能相似的人能夠更容易看見彼此,碰撞出新的火花。
那么如何積累勢能呢?
只要每天做意志力訓練就可以了。不要小看時間積累的力量。做正確的事,時間會幫你積累。
比如說我的想法就是,每天更新一篇文章、每天寫一篇反思日記、每天鍛煉一小時、每周對照年度計劃寫出意見和改進措施。你的還要自己去想。
說到這,還要提醒一下,自己進步的同時別忽略了家人的感受。這個勢以家庭為單位同樣能積累,我們該怎么做呢?
比如每天給孩子照張照片,做成合集在他過生日的時候送給她。
比如:每天稱贊自己的妻子,每周送她一個小驚喜,一束花、一個發卡或者是一盆熱熱的洗腳水;
再比如:每周給父母做頓她們愛吃的飯,每年找個全家福。家庭的勢能一旦積累起來,作用到那個人的力量都會成倍成倍的增長吧。
最后再次感謝永澄老師,讓我更加接近事物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