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化成蝶有多遠
一個誤入歧途的孩子漫漫回歸路。
一、逃跑的蛹
陽是七年級第二學期開學兩周后轉來的,頭發及肩,挽成一束,兩腮各留一綹,大眼,眼神清亮又莫測,面容姣好,衣著新潮,在我的班級里顯得與眾不同。
據她父親說,初一交友不慎,無心學習,經常與朋友離家出走,撕扯一年后轉到我校我班,就想切斷與過去班級、朋友的聯系。
這樣的孩子,進入新的班級通常有兩種情況:破罐子破摔,依然故我,并激起某些孩子心里的潛藏的欲望,帶來負面效應;與自己的壞習慣作斗爭,在新的班級蛻變,但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也是反復的,其中最關鍵的是依靠自我的力量破繭而出。一方面,我要謹防第一種情況的發生,另一方面更要創造條件驅逐她內心的黑暗讓她自己走出來。
鑒于此,我只是向她說明了班級常規希望她很快融入新的集體,在班上讓她自己做了介紹,其他沒有多說。
二、灑入陽光
我暗暗觀察她。課堂上目光有點游離,簡單的問題也能回答,朗讀的聲音清脆悅耳。下課開始默默坐在椅子上,慢慢也能和同桌聊天。看來,第一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不大。怎樣創造條件引導她向上?
兩周后,學校交給我一個任務,在我班物色人選代表學校參加縣里的演講比賽,只有一周的時間,比較緊張。思來想去,我決定讓陽去參加。一來形象好,二來聲音佳,更重要的是想讓她通過比賽增強信心、磨礪性情,也在新同學面前樹立新的形象。
周五早讀,她背出了演講稿,我再指導,讓她周末好好練習。誰知她下午又離家出走,直到周六通過公安局QQ定位才找到,說是陪原來的朋友一起出去見網友了。周一,她來了,和她形容憔悴的父親。說不想上學了。看來習慣了無拘無束的日子,循規蹈矩讓她受不了。剛來兩周就“舊病復發”,今后的麻煩肯定層出不窮,如果現在她主動退學,對我來說未嘗不是解脫。可是,這么小的孩子,就這樣輟學回家,未來怎么辦?看著他父親無奈而求助的眼神,同樣身為人母,我懂得她父親心里的疼。思忖片刻,我說,現在不行,你上周答應了我參加演講比賽,可不能反悔。她說,能不能換一個人。我說,時間來不及了,你答應了就得踐行,這可是關系到整個學校的榮譽。我相信你是個守信的人。要不這樣,你這周留在學校,等演講結束,何處何從,你自己決定。她沉思了片刻,點點頭,同意了。
一周里,每天放學她都到我辦公室練習,從發音到語氣語調。我發現這孩子很有靈氣,點撥一下就能理解。在我的不斷肯定里,比賽的時間到了。順利進入決賽,拿了二等獎。這件事大大激發了她的自信,輟學也就不了了之,總算有驚無險。
周一,班會課上,我拿著陽的獎狀隆重表揚了陽,表揚她為班級為學校贏得了榮譽,一時掌聲四起。我看到陽的眼睛亮了。在此,我又建議她擔任班級的文化委員,專管班級圖書。
這樣,陽留下來了。
人是群居的動物,她離開原來的朋友圈,又融不進新的圈子,內心是孤獨的,就像無根的浮萍,四處漂浮,只要原來的朋友一聲招呼,就會循聲而至。此前,一年的逃學生活,銷蝕了她的學習熱情,枯坐教室,習慣的力量扯她想方設法逃離。陪朋友見網友,還自掏腰包,說明她仗義。所以我以誠信打動她,讓她不好辜負這份信任。在一周的訓練里,我不斷表揚她的靈氣和勤奮,增強她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靠自己的努力贏得榮譽,贏得新的同學的認可,讓她有一種歸屬感,對自己產生新的角色認同。
三、春光明媚
留下來,僅僅是第一步。讓她愛上班級從而愛上學習才是重要的。
我的班級活動比較豐富,手抄報比賽,課前三分鐘演講,課本劇表演,班級播報等等,幾乎每周都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展示,在活動中成長。陽設計的手抄報,構圖大氣,版面美觀,奪得第一名,陳設在展示墻上。發現她的長處,吸收她進入板報組,負責版面設計,總能為班級板報評比拔得頭籌。她有表演天賦,積極參與《石壕吏》課本劇表演,惟妙惟肖的表演贏得陣陣喝彩。在這些活動中,她展示出才能,讓人刮目相看。笑從雙臉生,她獲得了價值感。我在期末評語里這樣評價:“本學期你這只小船駛入了閃光的河流:你用敏捷的思維激起課堂的浪花;你用美妙的文字編織陽光的瑰麗;你用五彩的畫筆驚艷同窗的眼眸;你用甜美的歌聲唱響夢想的旋律。你的華麗轉身讓老師驚喜,讓父母欣慰!趁著春光正好,潛心靜氣,聚精會神,向青草更深處漫溯,在星輝斑斕里歌唱!”
四、山重水復
可是課堂上,她的眼神還在游離,課后作業還在敷衍。我與她談心,老師和同學們都欣賞你的才氣,如果把這份才氣用到文化課上一定收獲多多。我要求她課堂上認真傾聽,積極發言,課后作業及時完成,保質保量。同時,與其他老師商量,只要陽有點進步就表揚。
她的隨筆中有一句優美的句子,我都要挑出來在班上讀;她的眼神里有一絲欣喜,我就找她回答問題。其他老師也是這樣鼓勵。她作業上的紅勾也多起來。同時,她的父母也全身心的陪伴。一切似乎都朝著明亮的方向發展。
有一次數學測驗,陽考得很高,令人懷疑。通過調查,原來是看了同桌的答案。可能是老師們的鼓勵過多,讓她產生壓力,覺得考不好辜負老師的期望。過去的弄虛作假的念頭又爬上心頭,畢竟是孩子。我對她的行為表示理解,告訴她老師們看中的是她的努力過程,而不僅是結果。我還告訴她,人最難戰勝的是自己,經歷蛻變是艱難的,老師知道你的付出。這次抄襲事件,讓我看到了自己的急功近利。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人離開舒適區需要極強的動力和自控力,還要堅韌的毅力。她還是個孩子,與自己的壞習慣搏斗更不容易。把心留在課堂上,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如果急于求成,撕開蛹殼,無異于加速其孱弱。意識到這一點,我放慢了節奏。
[if !supportLists]五、[endif]破蛹成蝶
八年級第二學期,安徽省舉辦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陽寫了一篇《蛻變》,寫的是這一段從逃學到轉變的心里歷程,榮獲二等獎。其中一句這樣寫:“在黑暗里,一層層的撕裂,一點點的蛻變,我不知道蛹化成碟有多遠,但我感覺到了外界的一束光柱。”
九年級,面臨著中考的壓力,我們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之中。陽和同學們一起奔跑,雖然也有起伏,比如偷玩手機、偷抄答案,但總體趨向良好,最后考入省示范高中。
這一段成長歷程,于她是一次救贖;于我,何嘗不是一次燭照。不斷地發現、自省,見眾生,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