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書優游>
詩書優游國學分享交流活動是一項由家長與學生新發起的活動,在活動中主播們將按照固定的頻率分享詩詞、歷史、古典小說、文學常識的知識,將國學傳統文化傳播給更多的人、將古老的華夏文明傳承下去。活動從2018年3月25日開始,目前有數十聽眾與主播共同交流。我是詩詞主播貓貓。
詩書優游國學分享交流臺
貓貓詩詞學習分享
??貓貓頻道簡單介紹?? 【本次分享優秀反饋展示】百合與媽媽的反饋
大家好,我是貓貓。這幾個月,我將會每次向大家分享一個主題,每個月分享兩個相近的主題,讓我們對某一方面有一個深入的了解。
本月我們要說的小“主題”是:閨怨。
一個“主題”是這個運作的:我將會帶頭分享一個主題中的一/二首詩詞或一/兩個相關的例子。
大家好,我是詩書優游的貓貓。
上個學期我們主要的基調是歡快的,這個學期呢我們的目光會更多地放在詩人們各種各樣的“愁”上面。回顧九月份,我們在秋天來臨之時讀了幾首描寫詩人秋天愁苦的詩詞,而從這個月開始,我們將研究一種新的門類————閨怨詩。
喜馬拉雅音頻《閨怨》
閨怨詩的內容預計會講一到兩個月,本次我們就先看看閨怨詩是什么,對這種詩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閨怨詩屬于漢族古典詩歌,主要集中在唐代這一時期,其中又有特別的一類稱為宮怨詩。閨怨詩主要抒寫古代民間棄婦和思婦(包括征婦、商婦、游子婦等)的憂傷,或者少女懷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大致說來,就是寫少婦、少女在閨閣中的憂愁和怨恨。這種詩,有的是女人自己寫的,還有一些是男人模擬女人的口氣寫的。女人本身就具有詩人的氣質,感情細膩,容易入詩,加上些幽怨,就更讓有哀憐了。一個歡樂的女人,她身上詩的意味可能要少一點,一個感情細膩,而處境又不佳的女人,她身上詩的意味就要多一些。當她在思念自己的丈夫或者情人的時候,詩的意味就更多,更加纏綿,更加動人心弦。
先說一般的閨怨詩。這種詩一般是說青年士子為了博取所謂的功名利祿、榮華富貴而遠離妻室,使得妻子在無盡的等待與無邊的愁悶之中生出怨恨之情。另外,則寫那些閨中少婦因為丈夫沒有多少時間留給自己,使得自己的青春紅顏空對著明鏡暗暗消退。比如王昌齡的《閨怨》詩中寫到:“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本次我們就來講一講王昌齡的這首《閨怨》。
先看一下整首詩。
閨怨
[ 唐·王昌齡 ]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閨怨:少婦的幽怨。閨,女子臥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婦。古人“閨怨”之作,一般是寫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婦的離別相思之情。以此題材寫的詩稱“閨怨詩”。
不知愁: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注:“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與凝妝上樓,忽見春光,頓覺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貫而有力。
凝妝:盛妝,嚴妝。
翠樓:翠樓即青樓,古代顯貴之家樓房多飾青色,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與女主人公的身份、與時令季節相應。
陌頭:路邊。
柳:諧留音,古俗折柳送別。
悔教:后悔讓
覓封侯:覓,尋求。從軍建功封爵。
閨中少婦未曾有過相思離別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妝飾,登上高樓。忽然看到路邊的楊柳春色,惆悵之情涌上心頭。她后悔當初不該讓丈夫從軍邊塞,建功封侯。
王昌齡善于用七絕細膩而含蓄地描寫宮閨女子的心理狀態及其微妙變化。這首《閨怨》和他的另外一首《長信秋詞》等詩,都是素負盛譽之作。
題稱“閨怨”,一開頭卻說“閨中少婦不曾愁”,似乎故意違反題面。其實,作者這樣寫,正是為了表現這位閨中少婦從“從曾愁”到“悔”的心理變化過程。丈夫從軍遠征,離別經年,照說應該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這位女主人公正當青春年少,還沒有經歷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較優裕(從下句“凝妝上翠樓”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還在于那個時代的風氣。在當時“覓封侯”這種時代風尚影響下,“覓封侯”者和他的“閨中少婦”對這條生活道路是充滿了浪漫主義幻想的。從末句“悔教”二字看,這位少婦當初甚至還可能對她的夫婿“覓封侯”的行動起過一點推波助瀾的作用。一個對生活、對前途充滿樂觀展望的少婦,在一段時間“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點出“不曾愁”,第二句緊接著用春日登樓賞景的行動具體展示她的“不曾愁”。一個春天的早晨,她經過一番精心的打扮、著意的妝飾,登上了自家的高樓。春日而凝妝登樓,當然不是為了排遣愁悶(遣愁何必凝妝),而是為了觀賞春色以自娛。這一句寫少婦青春的歡樂,正是為下段青春的虛度、青春的怨曠蓄勢。
第三句是全詩轉關。陌頭柳色是最常見的春色,登樓覽眺自然會看到它,“忽見”二字乍讀似乎有些突兀。關鍵就在于這“陌頭楊柳色”所引起的聯想與感觸,與少婦登樓前的心理狀態大不相同。“忽見”,是不經意地流目矚望而適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頭楊柳竟勾起她許多從未明確意識到過的感觸與聯想。“楊柳色”雖然在很多場合下可以作為“春色”的代稱,但也可以聯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聯想起千里懸隔的夫婿和當年折柳贈別,這一切,都促使她從內心深處冒出以前從未明確意識到過而此刻卻變得非常強烈的念頭——悔教夫婿覓封侯。這也就是題目所說的“閨怨”。
本來要凝妝登樓,觀賞春色,結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這變化發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難以理解。詩的好處正在這里:它生動地顯示了少婦心理的迅速變化,卻不說出變化的具體原因與具體過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讓讀者去仔細尋味。
短篇小說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個橫斷面,加以集中表現,使讀者從這個橫斷面中窺見全豹。絕句在這一點上有些類似短篇小說。這首詩正是抓住閨中少婦心理發生微妙變化的剎那,作了集中的描寫,從而從一剎那窺見全過程。
這么分析看來,王昌齡這首《閨怨》絕對可以說是經典了。
除了這種閨怨詩以外,還有一部分特殊的婦女怨詩,包括宮怨詩,征婦怨詩,商婦怨詩,少女閨怨詩等。這些內容我們將留到接下來的幾講說,敬請期待喲。
最后我再留個小作業,請從下面兩道題中任選其一來做哦~
第一個是請你再為大家分享一首符合我們本次講的閨怨詩的內容的詩,并簡單說明你的推薦理由,比如說這首詩精妙的地方在于哪里。
第二個是——你知道“折柳”代表著什么意思嘛?“折楊柳”呢?“折楊柳歌”呢?簡單提示一下,這個題目可不是那么簡單的噢,里面可是包括了很多朝代很多人的呢!找的越多越好哇嘿嘿
期待你們的分享!
我是貓貓,我們下期再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