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11月,中國各地全面實施雙獨二孩政策;2013年12月,實行單獨二孩政策;2015年10月,實施全面二孩政策。
循序漸進的政策變化,讓人們似乎感受不到猛然的二寶潮,但是這一個新的時代新的政策,新鮮的時代變革總會對人們的心理產生沖擊,慢慢涌現的社會現象,讓許多二寶家庭和獨生子女家庭產生了不同的焦慮。
生二寶面臨很多需要解決問題,而最大的問題,即是經濟,其他的那些問題,如果能用錢解決的,就不存在了。當然,本文忽略了用錢解決不了的問題,比如母親身體和精神狀況、大寶強烈反對等。所以由此產生的焦慮多半都是中低收入家庭專屬的。高收入家庭財務相對自由,影響二胎的因素便不會集中在經濟上。請查閱銀行余額后對號入座。如覺冒犯,請多賺錢。。
首先,財政收入的匱乏,由這個原因可以推論出許多衍生的困境,比如兒童傷害、教育缺失、家庭生活物質和精神質量雙下降。。
而第一條兒童傷害已經能夠稱為危害了。翻翻網絡,頻頻發生的兒童意外傷害讓人觸目驚心,全球兒童安全組織調查顯示:意外傷害已成為中國1-14歲兒童的首要死因。1-14歲的孩子生活學習尚未完全自理,各方面的能力尚在練習中,是最需要家人投入時間精力照顧的年齡,所以這時期的孩子生存環境最基本要素,應該是去除大的安全隱患。
經濟引發的二寶家庭隱患第一條:意外傷害
國外一些國家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了,禁止父母把12歲以下的孩子單獨放在家,并且對此實施重罰,因為若出現此類情況,說明你并沒有照顧孩子的能力,你的家庭也不具備照顧孩子的資格。
而把我們國家兒童傷害的新聞逐條仔細看,除去看護人疏忽大意之外,都是什么奶奶買菜出門,孩子墜樓;爺爺撿破爛帶著孫子,孩子被車撞;父母忙于早點生意,孩子掉進開水鍋;媽媽下夜班太困睡著了,三個不滿五歲的孩子遛到大街上被民警撿到。
還有屬于二胎家庭特有的新聞:“大寶倒開水在二寶臉上;哥哥因為嫉妒差點用枕頭捂死妹妹”。這都是什么事兒?。坑X得荒謬之余,原因基本可以總結出幾條關鍵詞:父母忙于工作、祖輩帶孩子、二胎家庭,歸納起來,照顧不周的最根本原因,歸根結底就是經濟,發生意外的家庭,多半是父母忙于生計,把孩子完全甩給老人,有些老人從鄉鎮來到城市,諸多不適應
,而且老人的各項感知力和反應能力都在衰退中,讓他們長期照顧孩子很難不出問題,不是孩子出問題,就是老人身體出問題。
還有一種情況是家里沒有人照顧孩子,把孩子帶在工作環境內又疏于照顧造成傷害。上述這樣的家庭,自身收入低下,尚在求生存或求發展階段,,照顧一個孩子尚且吃力,若再添一個,無疑是雪上加霜,家庭抗風險能力極低,一旦發生意外,醫療費用會讓整個家庭就會陷入癱瘓,那時候莫說努力奮斗提升階層,可能連基本生活都難以維系。
反過來,說通俗點,若經濟優渥,父母某一方專職照顧孩子,再請一兩個保姆幫忙做家務,讓監護人的注意力從日?,嵤轮薪饷摮鰜恚涂梢栽诤艽蟪潭壬隙沤^意外傷害,多添一個孩子,也只是多添一兩個保姆的問題,多幾只手干家務活,騰出多兩雙眼睛盯著,還能讓倆孩子憑空發生意外嗎?
當然,許多聲音會冒出來:“生育權是人權”“窮人難道就沒有權利生孩子嗎?”,請稍安勿躁,不允許生和最好不要多生,是兩種概念,是現實,不是歧視。
在古代,沒有政策不允許生孩子,不論富人窮人,全都卯足了勁生,為何人口總量仍然上不去?因為平民生活水平普遍低下,醫療條件差,許多家庭三餐無著,兒童的夭折率極高。
而多生孩子的原因,一部分現實原因是避孕措施太落后,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可以有多點勞動力照顧家里生計,從概率上算,萬一祖墳冒青煙,孩子之中有一個出人頭地就可以光宗耀祖了。再有一個原因就是開枝散葉的傳宗接代思想影響,百子千孫多福多壽,當然這也要是建立在被“生育機器”老婆也多的情況下,也是高收入人群專屬。
經濟引發的二寶家庭隱患第二條:教育缺失
剛剛改革開放時,有位外國學者到中國最落后的村落考察,發現那里的人們剛剛通上電,用上了電燈,大家晚上圍著最原始的白熾燈泡發出的昏黃燈光歡欣鼓舞,那時沒有一個人抱怨燈的樣式丑陋吧?那是因為他們剛剛從黑暗走出來。等電、燈都成為生活常態之后,有一天會有人覺得,光禿禿的白熾燈太難看,并且功能單一不能調光。這便是所謂更高的精神追求,說通俗點,就是不僅要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教育也是同理,我們早已脫離了過去養娃就是吃飽穿暖的階段,并保證了最基本的安全問題之后,對孩子來說,從小最重要的事情就當屬教育了。
談到教育,近年來的各類書籍、公眾號、帖子上,教育理念百家爭鳴,未免有矯枉過正的嫌疑,而回歸理性之后,現代的教育的確同過往的教育有極大的不同,套用老話說“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若在抱持著“一個羊是趕,倆羊也是轟”、“我們父母那一代生四個都養了”的態度養育二寶,那孩子恐怕就只能是放羊的狀態了。
我天朝國力突飛猛進,注重文本知識,對素質教育也有了不小的要求,讓孩子參加課本外的各類培訓班,并不是為了隨大流、充實面子,更是要根據孩子愛好而培養的獨特藝術氣質和體育精神,在技藝的不斷練習和提升過程中,磨練意志建立自信,并找到人生的樂趣和意義。
且不談三歲前的早教,三歲后的繪畫班、跆拳道班、游泳班、圍棋班、科技班、舞蹈班,擊劍班林林總總,請問您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支撐這一切的實行嗎?
退一步,有人辯駁,千軍萬馬過大學獨木橋的時候,仍是看書本知識,只要把書本知識學好應試即可!行,只學學校課程,可以,但是請問目前的教育體制,是你只把孩子戳在課堂上就能保證學好的嗎?
一個老師面對每個班50個孩子,維持紀律、不讓差生影響別人,制定教學計劃,把教學內容傳達出來,批改作業,安排考試,即是合格教師了,他們還要應對各類上級檢查和考核,老師們還有時間,有精力因材施教嗎?
課外奧數,可以拓展思路,利于解題,你參不參加?英語培訓,鍛煉口語,增加語感,強化單詞句型,你去不去?還有語文類,和各類學校的興趣班。兩個孩子,培訓班的價格乘以二,也許有些家庭傾盡兩邊父輩之力,才能勉強湊得出,但同時要從日常開銷中節省,大人減少非必需品的購買,少在外就餐、簡省交通費、旅游支出等各種儉省,?而還有一些家庭就算降低生活標準和質量,也湊不出上述開支的家庭,就只能儉省兩個孩子的各項教育支出來平均。無論哪種情況,都是踮著腳過日子。
許多人懷上二寶的原因,用一個餅形彩色分布圖來表現,想必會是五彩斑斕的顏色,意外懷孕的、祖輩之命順水推舟的,本身就喜歡孩子的、想給大寶作伴的、家庭條件優越想繁衍子嗣的,不一而足,而滿足政策條件而堅持不生的家庭也占了大部分。
對照今天來看,我們的平民早已脫離了溫飽的掙扎,有了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人群選擇只生一個,將有限的財力、時間和精力悉心栽培一個孩子。在一線城市北上廣還更多的出現了許多丁克家庭,將自己的感受放在首要位置,用高質量的生活充盈此生。你屬于哪一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