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各級政府貌似也在積極“備戰”這個昔日密集燃放煙花爆竹的傳統節日,近日全國多地爭相出臺了“禁炮令”。
網友預言的“全自動”燃放模式要成真?
前些日子小編在網絡中看到一則小視頻,視頻中的網友在擺放好各種煙花爆竹后并未燃放,而是開啟了“全自動”燃放模式——用嘴模仿放鞭炮的聲音。小編一方面驚嘆網友的創意,一方面也為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禁炮令”而有些許擔憂,今天就讓小編帶領大家學習一下相關知識吧。
“禁炮令”其實另有玄機!
“禁炮令”這個詞其實源自網絡,是網友們給起的。“禁炮令”字面含義有“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意思,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首先,“禁炮令”有區域限制。
特定區域內不能燃放煙花爆竹。相關《通告》中都會明確劃定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區域。
其次,“禁炮令”有地點限制。
特定的地點是不能燃放煙花爆竹的。一般都是黨政機關、醫院、學校、文物保護單位、車站、加油站、電力設施、通訊設施、高層建筑等地點的周邊,小編不一一列舉,總之就是禁止在那些人員密集、易燃易爆、重點保護、易發生危險的地方燃放煙花爆竹。
最后,“禁炮令”有品種限制。
大多數《通告》中都明確“在禁放區域外,可以燃放的品種只限于個人燃放類的C級以下產品,所有A級、B級煙花爆竹產品一律禁止燃放(正規煙花爆竹產品外包裝標注A、B、C、D級)”。對,你沒有看錯,在禁放區域外是允許個人燃放C、D級煙花爆竹的。
友情提示:這里除了認準煙花爆竹的級別以外,其實還有一個詞需要特別注意,“只限于個人燃放”,不能“組團”燃放哦!而且十四周歲以下未成年人燃放煙花爆竹必須由其監護人或者其他成年人陪同看護。
What!原來只要躲開這些區域和地點,個人燃放鞭炮是不禁止的。看到這里,是不是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原來我們一直在被誤導,“禁炮令”這個詞本身就是個“坑”啊!應該叫“限炮令”才更貼切啊。第一個嚷嚷“禁炮令”的網友你給我站出來,我們保證不打死你,嘿嘿!開玩笑的,我相信大家會原諒你的不專業的。
此外,違規、違法燃放煙花爆竹后果是很嚴重滴
任何單位和個人違反本規定,在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地點燃放煙花爆竹,或者以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方式燃放煙花爆竹的,由公安機關依照《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罰款或行政拘留。
對未經許可舉辦焰火晚會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動的,由公安部門責令停止燃放,對責任單位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拒絕、阻礙執法人員依法執行公務,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當然,我們更提倡這些可以增加“喜慶味”的節日活動方式
習慣了逢年過節、婚喪嫁娶放鞭炮,總感覺放鞭炮心里才舒服,不放就是不熱鬧、不喜慶,現在突然“限炮”了,感覺無所適從了,說實話有這樣感覺的朋友您可要緊跟時代步伐啊。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幾種比較時尚的慶祝方式吧。
安靜祥和型:擺放花卉、張燈結彩
震耳欲聾型:敲鑼打鼓、載歌載舞
聚眾娛樂型:手機投影儀打造家庭影院(造價幾百至上千元不等)、小蹦迪燈營造迪廳氛圍(造價幾十元至幾百元不等)、民以食為天組織家庭聚餐。最主要的是:家和萬事興,相信大家都懂得。
以上活動方式,大家不喜勿噴,謝謝!關鍵是這些活動合法、環保且不會給環衛工人造成額外的負擔,符合當前國家提倡的主潮流啊!您說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