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恩,推薦指數三顆星。
語言的力量是很強大的,正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但是《語言的力量》并不是關于語言影響方面的闡述,而是針對在溝通過程中,關于如何去說服別人的方法運用,不是為了贏,而是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基于對方的了解,從而運用語言的魅力,去說服對方。如果你也在工作生活溝通中,想說服對方,但是每次都束手無策,可以《語言的力量》找到共鳴。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了解自己,了解別人后才能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說服別人必須建立在了解對方的基礎之上,要說服一個人,就首先必須透徹地了解對方,了解得越全面、越徹底,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認為,人們的需求盡管千差萬別,但人類仍然存在某些共同的需求,即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會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說服者只要根據對方的心理特點和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滿足了對方的心理需求,就能很大概率上地說服對方。
說服別人,首先要說服自己,永遠不要奢望一個不明白自己內心的真正訴求的人會成為說服高手。如果你知道自己真正的意圖,并能準確無誤地讓他人明白。
當你想說服某人放棄某件事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強化與之相關的消極感受;如果想說服某人接受某件事,最好的辦法就是強化與之相關的積極感受。
若在溝通中不看談話對象,不了解對方的心思,一味地高談闊論的人是最愚蠢的。聰明的人總會在溝通前對對方的情況進行全方位的了解,知道對方最在意或最忌諱的事情是什么,從而清楚自己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這樣才能獲得最佳的溝通效果。
如何尋找最佳突破點:
(1)了解對方的性格。不同性格的人,接受他人意見的程度也不一樣。
(2)了解對方的長處。談論對方最得意的事,既要表現你對他的信任,又能燃起對方說話的熱情。
(3)了解對方的興趣。每個人都喜歡談論自己最感興趣的事,從這里入手,更容易達到說服對方的目的。
(4)了解對方的想法。只有了解了對方的真實想法,才能對癥下藥,成功說服。
《語言的力量》目的不在于運用技巧如何去說服別人,去贏得快感,而是能夠讓我們有足夠的共情能力,站在對方角度想問題,加持一點對對方的了解和技巧,理解對方,并讓對方理解并相信我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