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校慣例,每學期期中考試后,都要舉行家長會,這次因上級疫情管控要求,決定在周日上午舉行線上家長會。
進入高中后,感覺每一學期都很重要,時刻與高考關聯著。尤其是進入高二,根據新高考要求,對7選3的科目進行選課后,學生重新分拆編班。有些學生實行走班上課,類似大學的選科上課,與以往的固定班級授課又有所不同了,所以對于孩子的自覺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這次期中考試就是分班后第一次大檢驗。
期中考試實行A9校聯考,據說難度系數接近高考,孩子一考完后就嚷著考砸了,情緒很低落。我和先生除了安慰和鼓勵,想等到家長會了解完學校的情況后,再與孩子談一次。
沒有一頓烤肉解決不了的(安撫情緒)
周六孩子在家,卻一直將自己關在房間里,門上“請勿打擾”又掛上了。
臨近中午,我敲了敲房門,喊吃午飯,他才慢騰騰地開門,一臉的沒精打采。我提議午餐去外面就餐,兒子卻說:“你們去吧,我泡面吃點就好了!考成這樣,我沒有資格去吃大餐!”
“誰告訴你的,考砸了只能吃泡面,什么邏輯?”我差點笑出聲,“吃好了,那才有力氣去干正事。那些普通中學、職高的學生考得還要不好,那怎么辦?”
“生活是一場持久戰,你這才到那里啊!吃飽了才有力氣。你苦著臉吃泡面能解決問題嗎?”先生也走過來,笑著說,“我們每天這么辛苦,你是學校和家里兩點一線,我們是單位和家兩點一線,那今天咱就去人間逛吃逛吃,犒勞犒勞自己唄。再說你媽媽難得這么慷概的,讓她多出點血啊!”
“行,放我的血,反正信用卡是你的。”我滿口答應,對著孩子說:“兒子想吃啥,今天不準說隨便啊?男子漢沒有一頓肉解決不了的!”
“哦,好像有道理,吃好了,才能抵御各種壓力。”兒子有點被我們挑起了食欲。“那那就烤肉吧,韓式烤肉,就上次沒排上號的那家。”
中午一頓大餐,三個人吃得心滿意足。席間我們聊烤肉的味道,聊球賽,聊Edg奪冠……兒子的話也漸漸多起來了,還給我們買來熱飲,又幫我們拿調料,跑前跑后的,我們熱情活潑的小伙子又回來了。
面對成績
學校發成績也是很策略,估計不想影響我們的食欲,晚飯后,孩子在房間里學習,期中成績如約而至。
期中考試總分比月考少了40分,昏倒了,我和先生兩人黯然失笑。這家伙各科成績簡直是彈鋼琴,或者說此起彼伏,真讓人哭笑不得。最引以為傲的物理砸到他了,難怪這么難受——才參加全市物理競賽,就考成這樣。
后來一想,或許也不見得是壞事。考試就是將他薄弱的知識點找出來了,也可以煞一下銳氣,讓他有危機意識,優勢學科也不一定一直可以保持優勢的。接下去,不僅是讓他去如何解決薄弱知識點的問題,而且還要讓他明白學科平衡,任何一門科目都不能掉以輕心。
我們在書房里聊著,孩子推門進來了,問道:“媽媽,是不是成績來了?”我點點頭,順手將手機遞給他。他在書桌前坐下來,迅速從筆筒里取了水筆,從打印機上拿了張空白A4,握著筆記錄著。
很快他把手機還給我,抬頭問道:“媽,你有話要說嗎?”
“今天其他的話我不多說了,就說二句:不要過多關注于分數,重點關注你的薄弱知識點,考試檢驗出來錯題的解決;還有不要跟別人比,你自己進步一點也是進步,一點點去積累提高,不要灰心。其他的等明天家長會后再說吧。”
“嗯!知道了。”兒子點點頭
“學習是持久戰,小伙子要保持斗志,還要講究戰術,剛才你媽媽說的2點,你自己再好好梳理一下!”先生拍著他的肩膀說。
家長會后的討論
周日上午9點,線上家長會如期進行,我們一家三口坐在電腦前觀看。校長準備很充分,他通過成績分析,堅定目標,自我剖析,家校攜手共進等方面作詳細講解。之后,高二年級段的負責老師回顧年級段前階段學習情況,對下階段的學習安排做了講解。
一個小時的家長會很快過去了,接下去原計劃給孩子談話,我們改成三人討論。沒想到,孩子一上來就拿出一張紙給我們看,上面羅列了他平時的一些不足之處。
這倒省去了我們找學習問題的環節,于是我讓他自己比對,會上校長和老師總結的學習問題,以及對應的解決方案。
孩子認真地比對著,又不時在補充添寫。孩子顯得平靜多了,前幾日的焦慮和低落情緒也褪去了不少。
有了對應方案,所以討論主要圍繞落實具體行動上了,而我又被父子倆推選為監督員,約定每周一次向老師咨詢情況。
其實我們也知道,我們與老師配合,積極督促孩子,孩子的學習問題也不是一下子都能解決。但是只要孩子每天有所進步,能保持積極的學習熱情,我覺得這些是現在及今后學習中最重要的。
學習對于學生是一場持久戰,對于每個人而言是一項終身事業,所以,保持學習熱情和持續力是我們都應去積極面對和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