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馬蒂斯1869年出生在法國北部勒卡圖的富裕家庭,被稱為現代主義藝術中野獸派的主將。馬蒂斯大器晚成,通過模仿學習名家繪畫技法起步,26歲終于考進巴黎美術學院師從恩師莫羅后才正式開啟繪畫生涯。古典式素描造型是馬蒂斯的弱點,色彩是他的強項。但他善于以強制弱,通常弱化形體,化繁為簡,用色彩控制畫面,展現色彩的力量。“我最感興趣的不是靜物,也不是風景,而是人體。”馬蒂斯認為人體變化最大,最難把握,當然也最具有挑戰性。
早期藝術探索時期。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表現主義、象征主義等藝術思潮都在不同程度的流行著,藝術領域正經歷著巨大變革。置身于其中的新手馬蒂斯在創立自己的藝術風格前,什么都想嘗試一下。雷諾阿、西涅克、梵高、高更、莫羅、蒙克等都是他學習的榜樣,直到他看到塞尚的作品時才終于找到了自已一直在尋找的的東西。同他即相互欣賞又激烈競爭的好基友畢加索一樣,他們都認為塞尚的畫真正揭示了自然的本質,是最偉大的畫家。馬蒂斯常說“如果塞尚錯了,我也錯了。”在他的繪畫生涯早期生活還十分窘迫的時候,他在畫商沃拉德處看到了塞尚的《三個浴女》后欣喜若狂,四處借錢將其收入囊中,一直像護身符一樣珍藏在身邊,直到1936年將其捐贈給小王宮博物館。同時馬蒂斯也非常喜歡德加,他也曾嘗試著像德加一樣用彩粉筆作畫,實踐證明他并不擅長使用這種繪畫材料,于是就徹底放棄了使用色粉筆的畫法。
野獸派誕生。20世紀初是馬蒂斯繪畫生涯的關鍵時刻,也是他作為野獸派代表的創作高產期。此時他放棄了之前新印象派的分光點彩法,轉而采用鮮亮的色彩和強烈的色調對比,逐漸以忽略陰影的處理方式來探索藝術。1905年,馬蒂斯、高更、盧奧等參加了秋季沙龍,參觀者和評論家們對這群人大膽且激烈的用色感到震驚,藝術評論家路易.沃賽爾嘲諷地將這種風格冠以“野獸派”之名。其中的《馬蒂斯夫人》更是轟動一時,褒貶不一,是使畫家本人聲名鵲起的代表作。同年的另一幅作品《生活的歡愉》則是馬蒂斯從探索到成熟,從模仿到自我風格形成過程中最重要的作品。
東方情調。1906年以后已成名的馬蒂斯體驗了北非的東方風情,加之之前對日本藝術的了解,和后來在莫斯科對東方藝術的進一步接觸,使他癡迷其中,從而創作了大量具有異域風情和東方風格特征的作品。這一時期馬蒂斯作品的裝飾風格愈加明顯,采用大紅大綠的色彩,強烈的光線,富有表現力的線條,平涂的技法,忽略深井空間,呈現平面效果。1910年開始馬蒂斯受俄國收藏家希丘金委托,為他創作了《舞蹈》《音樂》兩幅相關聯的作品。十月革命后,希丘金的藏畫被蘇維埃政府沒收后存放在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內。該博物館至今仍是收藏西方名畫較多的最著名博物館之一。
抽象與實驗。20世紀20年代,馬蒂斯接觸了直覺主義哲學思想,喜歡將表現對象提煉,達到簡潔和純粹的目的。他嘗試了多種風格與技巧,立體主義、康定斯基的熱抽象、未來派、表現主義等。可以說馬蒂斯始終都在探索和實驗中前行。
簡化與裝飾。1930年馬蒂斯受美國收藏家巴恩斯邀請為他在巴爾的摩梅隆的博物館主廳創作壁畫,這個壁畫造型十分龐大,以舞蹈為主題。畫中人物被簡化為抽象造型,由連續的線條和分明的色塊組成。此創作過程使馬蒂斯進一步注意到了簡化的力量,畫中物品的擺設、人物的姿勢、色彩的分布均體現舒適、精致、簡潔風格,并以裝飾手法組成要素按表達所需排列起來。
剪紙與剪貼畫。馬蒂斯對剪貼畫并不陌生,很早的時候,他就給書籍畫過插畫,給演員設計過舞臺服裝。為巴恩斯博物館設計壁畫時亦采用了類似剪影的效果。在隨后設計雜志封面,舞臺背景,服裝設計等商業創作中,也鐘情于剪貼畫的手法和效果。與其他藝術家僅僅借鑒此種表現手法不同,馬蒂斯的剪貼畫是先涂色,再根據構圖剪貼而成,更純粹也有著非常自由的創作空間。
旺斯小教堂與勒卡圖博物館。《生命之河》是1948年馬蒂斯應邀為旺斯小教堂創作的彩色玻璃窗戶裝飾圖案,同時他還為小教堂創作了《圣多米尼克》《圣母和圣子》《耶穌受難》《生命之樹》4副壁畫。馬蒂斯認為旺斯小教堂裝飾畫是他畢生藝術的最高成就。1951年馬蒂斯的家鄉勒卡圖在國家文化項目的支持下準備擴建博物館并建立從幼兒園到中學的學校,全部以家鄉名人馬蒂斯命名。馬蒂斯第一次就給博物館捐贈了38副素描、5尊雕像、2副油畫和一些石版畫。還把玻璃鑲嵌畫《生命之河》的設計方案用在了幼兒學校的墻面上。1952年馬蒂斯參照倫勃朗的自畫像和油畫《大衛在所羅門王面前彈豎琴》構思而成《過往的憂傷》,可以說是他最后的自畫像。馬蒂斯借用象征主義詩人波德萊爾的詩名為題,以此象征律動的詩歌以及音樂可以減緩和治療此時所經歷的傷痛跟疾病。作品鮮艷明亮,內容豐富,濃縮了馬蒂斯一生的藝術主題,為他的藝術人生畫上了美好而圓滿的句號
1951年6月25日無數游客和本地人涌入法南旺斯小鎮,一睹主教為《多米尼加圣母教堂》祈福。這幅作品被馬蒂斯自己成為杰作。1952年馬蒂斯將其價值1400萬美金的100副作品捐獻給了家鄉。1954年亨利.馬蒂斯在他最喜愛和居住時間最長的創作之地尼斯去世,享年84歲。他被安葬在西米艾山頂圣母院的墓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