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明熠
戰略上勤快而戰術上懶惰——我們說這個叫做“眼高而手低”。戰術上勤快而戰略上懶惰——我們通常形容為“優秀而無用”。老祖宗早就給出答案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在軍校時,每天過著宿舍——食堂——訓練場三點一線的生活,到部隊以后,從三點一線變成了四點一線,機房學習室成為我第四個陣地,“五加二”“白加黑”忙忙碌碌的生活,讓我不只一次思考,是工作任務太重?還是效率太低?又或是沒有找到工作的方法?
這是身邊戰友三次報告的故事,不久前,單位領導要為大家進行一次授課,在開始前一天把任務交給了小周,這個課題自己完全沒有接觸過,時間緊迫,他立馬開始搜索資料,以最快的速度將講稿打了出來,滿心歡喜的以為領導會表揚他工作效率高,可沒想到答復卻是三個字“跑偏了”,同時給了一個關鍵詞。
按照這個關鍵詞,小周開始在茫茫書海中需找資料,但翻了個底朝天,顯示的都是一個大大的無。無奈之下,他進行了第二次報告,這方便資料比較匱乏,領導聽了一笑,拿起筆在紙上寫了九個字“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小周恍然大悟,拿著這根救命稻草,開始了第二輪整理,果不其然需要的資料如雨后春筍般一個有一個的冒了出來,可緊接著問題又來了,這個課題范圍太大,不知道從哪個角度出發,無奈之下,他又敲開領導的門,打了第三次報告,確定方向以后,將資料修改整理趕PPT,在講課前勉勉強強的完成了任務。
加班反復修改,不可謂不勤奮,但如果在開始時花10分鐘思考一下,這個課講給誰聽,想怎么講,為這個工作統籌計劃一下,花一個小時收集資料,一個小時寫講稿,一個小時做PPT,或許這個不眠之夜是能做一個好夢的。
新排長小熠和小峰接到了一個任務,整理全團各專業的教案,作為一名新干部,受領了如此一個重要的任務,自然是心懷激情,干勁十足,想干出點成績來。全團大專業小專業加起來多幾十個,要找到每個專業的資料,小熠和小峰多個日夜通宵加班,找遍了各個單位角角落落的電腦,花了大量的時間,但由于工作量太大,在規定的時間內還是沒能順利完成任務。匯報任務時,領導送給了他倆一句話,戰術的勤奮掩蓋不了戰略上的懶惰。一開始工作時便沒有找準方向,而把目光放在了眼前,殊不知在機關各股都有各個專業的匯總,忙忙碌碌之間又干了多少重復的事情呢?
進入部隊之后,我養成了跑步健身的習慣,回家之后也會每天出沒于健身房。如果一個人愿意去健身房鍛煉,那么相較于其他人來說,他是否具有一些不一樣的特質?我觀察得出的結論就是勤奮。基因對于人的要求是:能不動就不動,節省能量。一個人堅持去健身房運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這要對抗基因的本性。如果說這群人不勤奮,我肯定是不同意的。然而,大部分人在健身上的勤奮是完全無效的。
經常看到一些胖胖的女生,在跑步機快走一小時,或者慢跑40分鐘,邊跑邊聊天,聊完再做上半個小時的仰臥起坐,前前后后2個小時,不做無氧運動。作為對比,觀察那些有好身材的訓練者,他們訓練時從不閑聊,組間休息間隙基本在30秒-60秒,每個動作都不晃悠,做到最標準。他們表情沉穩,每一口氣都會喘得實在,動作不啰嗦,部位不多練,練完即走。相比之下,后者更具有戰略眼光和一個明確的思路和計劃。
把視野放開,我發現這樣的現象隨處可見。
身邊有很多“既勤奮又懶惰”的怪異現象,來自他們對“時間壓力”的感受。“沒時間了”或“時間不夠了”的恐慌,使他們超乎尋常地勤奮。哪怕只是虛假的“勤奮”,一樣能讓他們恨不得廢寢忘食。而同樣的感受,也使他們終日不忘尋找捷徑,美其名曰“提高效率”,而實際上卻想著“最好不費吹灰之力”。
身邊有很多想考研的同學,然后問他,你為啥要考研呀,考上研之后打算怎么做呀?然后考研學霸微微一笑,說:我也不知道為啥考研,我媽讓我考的,考上研之后我也不知道干嘛,大概考博吧。這個就叫做叫做戰略上的懶惰。
當你被日復一日的瑣碎圍繞時。拿出一部分 " 忙碌 " 的時間來想一想,怎樣能早日跳出這個忙碌的循環。有時候,我們花在目標思考上的時間太少。思考目標這件事很難,我們不愿意去思考,一味地埋頭干活。
我們正身處互聯網的世界,各類書籍資料,軟件教程,經驗交流,數不勝數。如果真的愿意,可以花很少的錢就在網上學習許多專業技能,線上線下的圖書館里還有浩瀚的知識海洋,同時身邊還有著許許多多有經驗的人,他們或是有過一樣的經驗教訓,又或者是認真的思考過……
在二十年前,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地抱怨“我沒有學習的條件啊”,可在這樣一個信息流動速度極快、提倡知識資源共享的社會,一個真正用心努力的人,是絕不會被當前所處的條件禁錮的。
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你自以為“已經很努力了”,卻“沒有任何實質的進展”,導致你反過頭來質疑“應不應該努力”這件事,甚至把問題引向了拷問社會的公平性問題,這對人生其實沒有任何意義。
因此在努力之前,每個人都應該先問問自己:
我努力的目標是什么?我現在所付出的努力和我的目標有因果關系嗎?為了達成這個目標,真的需要我夜夜加班熬夜嗎?在工作的每一個小時里我已經全力以赴了嗎?
今天的勤奮變得很廉價,在朋友圈證明勤奮不需要什么成本,曬加班,曬辛苦,曬不容易,曬用功,曬計劃,曬雞湯感悟。朋友圈隨處都是勤奮,但勤奮的正確姿勢卻少之又少,戰術的勤奮是永遠掩蓋不了戰略上的懶惰的。
版權信息 | 一號哨位經作者授權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