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不大愿意把互聯網和實體分為線上線下,本身就是科技帶來的消費優化的過程,根本無需劃分,當你腦海有線上和線下的中隔線時,就會偏執的認為自己就是一個網絡人,或者害怕網絡帶來的實體變革。國家提出互聯網+,這是很英明神武的話題,有些人認為是政府在提醒實體需要發展互聯網,其實是在催促實體善用互聯網這個工具。
關于“互聯網思維”,本身這個詞就很牽強,開玩笑說一句,這兩年專車很火,難道我們就需要具備專車思維嗎?互聯網和專車一樣,只是一個優化日常生活、帶來便利的工具,這些工具會通過科技的發展更人性化的植入我們的衣食住行,把人、科技、生活緊緊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智能化的生態圈。
我們已經身在智能化的時代,高明的企業擁抱科技,平庸的公司還在努力用人情世故維護業績;高明的互聯網公司正在建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體驗店,平庸的互聯網公司還在追求產品的“低價”和鋌而走險“國家法律的空隙”。
信息科技帶來了新一代消費者的行為變化,同時也不斷改變著社會商業模型,這一些都是國家前進的姿態,我們應該慶幸自己能活在當下,生活得實際,運用亦智能。
2016.07.02 ? 張進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