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之交的2016年12月30日,第95屆全國高等學校足球選手權大會再次拉開帷幕(就是我們常說的日本高中足球錦標賽)。是的,你沒看錯,這項始自1917年的全日本范圍的高中足球賽事,除因為明治天皇去世和二戰中斷過5年之外,至今已經舉辦了95屆,如果按時間算,今年正好是這項賽事的一百周年。
由于是在每年冬天舉行,且最終的決賽場地被固定安排在東京國立競技場,因此全國大賽又有一個很唯美的名字——“冬之國立”。
如果你對此感到陌生,那你一定看過或者聽說過一部名叫《足球小將》的日本動畫片,在這部承載了無數80后童年記憶的熱血動畫片中,大空翼與日向小次郎等足球少年競相逐夢的全國大賽,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講述的日本全國高中足球錦標賽。在全國4000多支高中代表隊中脫穎而出并站在冠軍的頂點,是所有日本足球少年的夢想!
究竟這項賽事有何種魅力讓全日本的高中生趨之若鶩長達一個世紀?或許看過本文,你就會明白個大概。
火熱的關注度以及專業的賽事組織
每年年末到次年年初,來自全日本4000多所高中的足球代表隊先是在全國各地進行預選賽,最終入圍決賽階段的48支高中代表隊來自全國47個都、道、府、縣(日本行政區劃)的預選賽冠軍球隊(其中東京都為兩支球隊)將在十余天的時間里通過單場淘汰賽的方式決出最終的全國冠軍。
因為全國每個縣(相當于中國的省)都會有代表隊參加,所以每年的全國大賽決賽階段的比賽都會引起全日本的廣泛關注。平均每場比賽的觀眾人數達到了兩萬人,超過了日本足球職業聯賽“J聯賽”的場均觀眾人數。要知道,即使是近年來通過燒錢引援來點燃球市的中超聯賽,上個賽季的場均上座人數也才有2.4萬人。而2015年第93屆全國大賽決賽的現場觀眾人數更是達到了5萬人,幾乎擠滿了東京國立競技場的看臺!
除了現場觀賽,電視轉播也體現了日本國民對于這項賽事的關注度。本屆全國大賽,共有40多家電視機構參與賽事的轉播,全國各地的觀眾都可以在電視機前觀看到每一場比賽的現場直播,而2015年第93屆全國大賽決賽的收視率創紀錄地達到了10%!這意味著全日本觀看這場高中生足球賽的觀眾數量超過了任何綜藝節目和電視劇!
此外,新聞媒體對于高中錦標賽的關注程度也絲毫不亞于觀眾。每年高中錦標賽期間,各大媒體都會進行跟蹤報道,而到了八強賽后,針對每場比賽的報道更是占據了各大媒體體育版面的顯著位置!
這項賽事能有如此高的關注度,要歸功于作為主辦方的日本足協和日本全國高等學校體育聯盟的大力推廣。他們動用了一切可以動用的資源來宣傳推廣這項賽事。全國高中錦標賽最初是在日本相對較偏僻的關西地區舉行,關注度遠遠不及現在。20世紀70年代,時任日本足協主席的野津謙經過多方運作,將賽事的舉辦地遷移到了受關注程度更高的東京地區。
高水平的競技對抗
每一支代表隊都是經歷了預選賽的重重考驗并從中脫穎而出的各地精英,代表了各地區校園足球的最高水準。而決賽階段單場淘汰的賽制也決定了每一場比賽都不容有失,所有的隊員都必須使出全力才能留下來進入到下一輪的比賽,每贏一場,就意味著離稱霸全國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而日本高中足球的水平之高早已得到了業界的公認。日本人向來有取長補短的傳統,深知由于人種的差異,本國運動員在爆發力和身體對抗等方面不如歐美運動員,因此尋求通過加強足球基本功訓練和團隊意識的培養來彌補身體條件的先天不足,各級足球培訓機構也一直都在遵循著這一培養理念。
日本的大部分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都是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開始接受足球訓練,在他們進入高中之前,往往已經有了十年左右的“球齡”,此時團隊配合早已在每個運動員的意識里根深蒂固。所以我們看日本高中足球聯賽,雖然是一群19歲以下的大孩子在踢球,但觀賞性卻絲毫不亞于成年隊的比賽!嫻熟的傳接球配合、默契的跑位、標準的技術動作讓人無法相信這僅僅是一場高中足球比賽。
日本高中足球的水平之高可以在與其他級別球隊的交手中體現出來。自2011年起,由高中球隊和職業俱樂部梯隊參加的“高元宮杯”對抗賽開始每年舉行。參賽的俱樂部梯隊和高中足球隊分成東西區進行比賽,最終東西區各自的冠軍再進行決賽從而決出最終的冠軍。
2013年,流通經濟大柏作為高中球隊的代表戰勝了職業俱樂部梯隊,獲得高元宮杯的冠軍,向世人證明了日本高中足球的強悍實力!
而作為向職業足球進軍的重要平臺之一,每年的日本高中足球錦標賽都會吸引各大職業俱樂部的球探紛至沓來,對他們跟蹤關注已久的球員做最終的考察從而決定是否為其提供一份職業合同。于是,每年全國大賽結束之后,都會有一批高中畢業生中的佼佼者有幸進入職業俱樂部,開啟職業足球生涯。目前效力于意甲豪門AC米蘭的本田圭佑畢業于星稜高中,已經為國際米蘭出場近200次的長友佑都畢業于東福岡高中,上賽季為萊斯特城奪得英超冠軍的岡崎慎司畢業于瀧川第二高中,而與中田英壽齊名的前日本國腳中村俊輔則畢業于桐光學院......毫不夸張地說,日本高中聯賽孕育出了半支日本國家隊!
濃厚的校園足球文化氛圍
除了外界極高的關注度,作為校園足球主體的高中學生的積極性才是這項賽事得以延續百年的原動力。每年的全國大賽決賽階段,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啦啦隊齊聚東京都,為自己母校的代表隊加油助威!2015年的第93屆全國大賽決賽上,歷史上首次打入決賽的星棱高中全校兩千余名師生趕到東京,為母校球隊加油并一齊見證這一歷史性的時刻!而在星棱高中如愿奪得全國大賽冠軍之后,家鄉民眾為這些創造歷史的足球小將們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游行,男女老少站在路邊夾道歡迎小英雄們得勝歸來!
就像《足球小將》中所描繪的那樣,每一個參賽的運動員都懷揣著稱霸全國的夢想以及家鄉父老的期待,這份青春熱血與責任感激勵著這群少年們在球場上拼盡全力,為自己的校園生活,為自己的少年時代撰寫下一份最為難忘的青春手卷!
而作為主辦方的日本足協和全國高等學校體育聯盟也一直在努力營建此項賽事的文化氛圍。該賽事從1994年的第73屆起有了賽會主題歌,從第80屆起(2001年)有了賽會吉祥物,從第81屆(2002年)開始有了賽會海報,并且會選出一名曾經有過高中聯賽參賽經歷的著名職業球員作為海報人物,希望通過榜樣的力量激勵更多的少年們在足球場上為夢想拼搏!
而從2005年起,全國大賽開始有了賽會代言經理人。賽事主辦方會聘請演藝界的當紅藝人來擔任這一角色,其中不乏新垣結衣、崛北真希、逢澤莉娜等近年來在日本家喻戶曉的演藝明星。而本屆全國大賽的代言經理人是年僅18歲的年輕藝人大友花戀,是廣大高中生的同齡人。這樣的做法迎合了喜愛追星的廣大高中學生的口味,大大增強了這群十七八歲的少男少女對這項賽事的認同感。
火熱的關注度、成熟的賽事組織、高水平的競技對抗、濃厚的校園足球文化,這就是日本校園足球所展現出的活力。寫到這里,筆者就會不由自主地去拿我們的校園足球去和日本做對比,此時才發現,與如此這般存在的日本高中聯賽相比,我們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校園足球!
好在如今我們的國家開始像當年的日本和德國一樣從全局上重視足球,包括校園足球的建設已經提上日程并開展了一段時間。在向人們傳遞一個積極的信號的同時,我們也要深思,喊出“振興中國足球”的口號和計劃之后,究竟應該以何種方式來付諸實踐?雖然國情不同,照搬照抄不可行,但至少可以從日本校園足球的發展歷程中獲得一些啟發。依靠行政力量督促各地區落實校園足球的相關政策只是打開局面的第一步,后續采取何種措施來維護住這種局面并不斷擴大其影響力和民間參與度,才是政策得以延續的關鍵所在。
在這一點上,歷經百年且持續繁榮的日本高中足球錦標賽或許是一個值得借鑒的現實案例。
首先,日本足協和校園體育機構的大力支持造就了今日繁榮的高中錦標賽,這不僅僅是單純的資金投入,更是為如何優化賽事組織以及擴大賽事影響力殫精竭慮。此外,還需要數十年一以貫之的政策,在任領導心懷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無私付出的心態,才最終達到今日之成就。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制定到2050年的中長期足球改革規劃,如果相關部門能夠始終堅持既定路線不動搖,三十年如一日,踏踏實實做事,中國足球的未來定可期!
其次,同齡人的心理認同感為這項賽事的火熱提供了原動力。賽事主題歌昂揚的旋律回響在球場上空,瞬間燃起了無論是觀眾還是球員的青春荷爾蒙;海報中從高中聯賽走出、如今揚名四海的球星形象,足以喚起數千名少年球員的青春夢想;而每屆大賽明星級的代言經理人的引入,更是迎合了年輕人的內心需求,讓這項足球賽事在校園層面的關注度大大普及開來!任何政策離開了基層的擁護者和執行者,就是白紙一張,要想政策能夠得到貫徹執行,首先要獲得目標群體的認同感,少一些冷冰冰的所謂語重心長,多一些青少年喜聞樂見的青春元素。正所謂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
最后,民眾對于校園足球極高的關注度為高中足球錦標賽營造了優良的氛圍!而一座城市可以為一支奪得冠軍的高中球隊舉行游行慶典,全國任何地方的人們都可以在電視機上看到校園足球的比賽,一場校園足球比賽的決賽收視率竟然超越了最火爆的綜藝節目,這是長達一百年的積累,更是民間足球文化構建的成功。經過十幾年的無序發展,如今的中國足球某種程度上在家長眼中已經成為了“假賭黑”的代名詞。因此,如何建立校園足球執行人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有效溝通,增進家長對足球運動的認知,不再視其為洪水猛獸,是當下中國足球在技術層面之外,亟待解決的另一個問題。
中國足球不缺人,中國足球不缺球迷,中國足球不缺錢,中國足球缺乏的,是腳踏實地的做事態度和始終如一的堅持信念。這條路,注定艱辛而又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