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江網課倒計時復習中。今天的收獲最大的是一個小小的動作“找到下一步行動”,個人認為,這絕對是治拖妙方。
1.
李參老師在《高效能時間管理網課》中說: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任務,當我們要把理想變成現實,那么決定行動與否的關鍵是:一定要養成一個習慣,做什么事情,都不停地問自己——下一步行動是什么?
老師舉了一個例子,三人行成長沙龍兩周年慶,有人提議:不如給當天到場的所有朋友一些小禮品。做什么呢?不如來一套紀念明信片?非常好的主意。可是線上等了好久接下來沒有回應。話說印明信片這事兒一般人多會覺得一頭霧水不知從何下手,老師其實也不知道。接下來,李參老師打開主題,問了非常非常關鍵的一句話:“那么,我們下一步行動呢?”
既然大家都不太清楚怎么做,那么就一起梳理下,頭腦風暴出來要做的事:
要找PSD文件,
要找做明信片的淘寶店,
設計明信片尺寸,
設計制作明信片(加二維碼)……
從剛開始沒有方法,到關鍵的問話——下一步行動?就找到關鍵的4步行動。接下來,根據行動清單,一步一步把事情做完,中間不斷根據狀況調整。最后,按計劃收到了滿意的明信片。
2.
我們經常有很多想法,但想法變成結果,我們要怎么做?有時候清楚,有時候不清楚。養成一個習慣,不斷去問自己:下一步行動是什么?為這個任務梳理出行動清單。而很多時候,當我們邁出第一步,接下去的第二步第三步會緊接著跟上來,推著事情往前走走。
如果確認一定要做一件事,就會去為成功找方法。萬丈高樓平地起,再難的事兒,打開第一步很關鍵。減肥是我自從知道臭美就一直如影隨形的事兒。有一年,看別人跑步瘦身效果不錯,于是決定參加跑步。網上跑步知識各種搜,時間,裝備,買衣服和專業的跑步鞋,等貨到時,當時的熱血早已冷卻。事實上那一年,都沒成行。只因沒有邁開第一步!
3.
我們都喜歡詩和遠方,常常計劃想去旅行。那么關于旅行,下一步行動是什么?年少時我和閨蜜娟每年結伴旅游。有一次突發奇想,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我們并沒有詳細計劃,但是關鍵的一步,我們先買了第二天去上海的早班車票,逛了大上海,在步行街上看到西溏的廣告,就立刻奔赴西溏。娟是雷歷風行的人,是我提高行動力的榜樣,那次的旅行,也成了記憶中眾多旅行中最難忘的行程之一。
想要養成閱讀的習慣?怎么做到?并不是要一開始就列下每年閱讀100本書的宏偉計劃,那幾乎很難達成。
簡書一號作者小六在《讓未來現在就來》里分享:
一個閱讀困難的人如何開始養成閱讀習慣?不是列一個長長的書單,也不是用番茄鐘每天堅持25分鐘,也不是加入興趣小組繳納高昂的打卡賭注費用,而是:每天做一個動作——每天把書打開一下。對,打開一下,一下下。只要每天睡覺前,立刻把書打開一下,不管打開之后是不是能順利看完,或者不小心睡著,都堅持這么做。
重要的是開始,而不是方法。其實寫作也一樣。重要的是寫不寫,而不是寫的好不好。我在寫了一百多篇文字后,一直想開通公眾號,給自己一些壓力而不是自嗨。想法很久,但一直沒有行動,一想就覺得很麻煩。寫這篇文章之前,我突然想起幾年前申請過一個公號后來就沒用過,立刻到郵箱里搜索,本來只想找出當時的注冊號,可巧的是郵箱里公眾號發來信息,要求登錄,否則要凍結。于是登錄,改名,幾分鐘搞定。一件事情一直拖著不做,不舒服,還占用大腦內存,很多時候不過是自己把事情復雜化了。
那么,你是否也有一些計劃中一直想做而沒做的事情?我們一起,現在就坐下來,拿出紙筆,找到并寫出“下一步行動”,然后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