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轉直下》展示了人們可以互相評分的社會生活,每個人的眼睛都植入了一個可以看到他人評分的裝置,可想而知,分數代表了一個人的社會形象。在這里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品牌,是自己的淘寶店主,為了獲得好評到處相“親”。女主人公為了獲得更高評分,努力爭取高分人士的積極評價,從而發生了一系列令人又恨又惱又同情的事情。
看到這部劇讓我看到了真實的生活,可以說它是現實生活的直觀體現,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為社交耗盡心力,為階級打抱不平,都希望追求個性的生活,但是更多的還是無法剝離社會的無奈,最終只落得隨著潮流前進,那一句句吶喊則淹沒在了社會的浪潮之中。
社交決定行為
劇中的評分是他人對我們評價的直觀表現,看到這個評分系統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恐懼。因為社交被量化了,自然就會像現在的購物一樣,衍生出一套新的把戲,從而掩蓋很多事實。不過,劇中還是以現實社會的節奏來描寫的,所以看起來有點親切的憂傷。
為了獲得好的評價,我們會壓抑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努力讓自己表現得足夠好。我們要學孔融,學大禹,學雷鋒;要表現得甘于犧牲,樂于奉獻;就像劇中所表現的那樣,一切都以評分為起點,以他人為導向。在公眾面前,那些為了滿足內心欲望的表現叫做自私自利,是會被差評的。與人交往時,總是要把好的一面呈現出來,要會微笑,會迎合,會說話,不然就很少有人理你。
社交頻率的升級是通過移動互聯網實現的,在這里每個人實時的聯接在一起,為人們展示自我提供了一個平臺,從此便打開了人們獲得關注欲望的缺口。分享成了主流,拍照成了一切活動的首選項,而次選項就是上傳。的確,我們就是希望得到足夠的注意力,想成為社會的焦點,要知道那在以前可只有明星和精英才能擁有啊,所以很多人羨慕網紅,也在嘗試成為網紅,即使一再下調底線。為了得到更多的關注,我們盡力挑選那些自認為能被他人積極反應的素材,編寫能引起他人共鳴的句子(我就干著這件事),直到點擊發送那一刻才能微微松口氣,因為要等待點贊,等待回復,如果什么都沒有,就會不爽,會失望。
所以我們的大部分行為都是由社交決定的,這是在為自己而活,還是在為他人而活呢?
有評價就會有階級,而階級的向上跨越很艱難
我覺得只要有評價就會有階級。劇中高分人群是上層人員,那些低分人群自然被劃分為底層。評價實現了對人的分類,比如好人、壞人,有能力的人、沒能力的人。那么擁有大量的積極評價就會擁有高于他人的影響力,而處于不同影響范圍的人群就是不同的階級。劇中以分數區分上層和下層,但是劇中的上層明顯比下層擁有更高的生活質量,這又讓人感覺到很奇怪,難道普通人就不能有高分么?反過來是否成立呢?生活質量更高的人,會有更高的評分么?對于第一個問題,有可能劇中沒有展示詳細,也有可能是我觀察錯誤。第二個問題,我覺得答案多數情況下是成立的,因為我們就是會高看那些擁有大量財富的人。對于一個陌生人,我們只要知道這個人有很多錢,那么很可能會覺得這個人的各方面都很優秀,也更容易接受他們所犯的一些小毛病,畢竟有句話叫做“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以后我還要仔細分析這句話,其實感覺有點坑人)。
一個人所處的階級肯定是不穩定的,不過階級間的跨越,方向不同,難度不同。從上層到底層很容易,做出一些不被周圍人所理解的事情就可以了,大家就會努力為你刷低分。然而,從底層向上越級就會很難。首先,圈子決定你的社交質量。劇中,有個劇分顧問利用大數據對女主的社交進行了分析,發現她所接觸的都是中低分的所謂“中低檔”人群,所以分數不容易得到提高,這就是社交質量出了問題,由于圈子的限制,沒法讓自己實現分數的快速突破。其實,可利用的有效資源少。劇中女主的分數由于某些原因掉下來之后,無論是坐飛機還是坐出租車,都會受到很多限制,因為這些所謂的公共設施會根據一個人的評級,決定他所能乘座的艙位和使用的車輛。這實在是太現實了,人們的地位越低,就無法享受高質量的教育,就無法獲得高效率的工作手段(牛拉車和拖拉機的區別),即所能調用的資源就越少。最后,人們對低階級人群的有色眼鏡。劇中沒有人愿意和低分人打交道,甚至厭棄得躲都來不及。有一幕令我印象特別深刻,女主在高速公路上拖著箱子向前走著,然而,路過的車主卻比較熱心的給她打了個差評。。。。。。女主可什么都沒做啊。這說明什么,人們就是看不起那些評分低的人,即使這些人什么也沒干,但只要出現在他們的視野里,就會覺得是對自己的侵犯,就會厭惡,就會努力排擠。想想看,現在的農民工,如果在地鐵上出現,很多打扮的靚麗或者紳士的人會捂鼻子,會換位置,甚至會忍不住說臟話。因此,身處底層就像是在一個死循環之中,永遠也跳不出去。底層的人啊,真是可嘆,不禁覺得自己要更加努力才行。
面對世界的無奈
后面女主和卡車司機的對話表露了大多數人的心聲,人們壓抑自己,偽裝自己都是出于無奈,因為世界就是這個樣子。有一種壓力來源于社會,在社會中我們需要得到認同,需要找到存在感,需要有更多的影響力,然而社會那么大,人口那么多,怎樣才能脫穎而出是眾多有“志”者苦苦思索的命題。但是有一點是必需的,那就是要克服那些本能的欲望,控制自己無常的情緒。自然,在這個過程中,有的人會覺得很累,會覺得很壓抑。但是,世界的主流就是這樣的,身處其中,想要逆流而上,必然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哪個結果是我們想得到的呢?如果我們獲得了自己曾經夢想得到的東西,又會是什么樣的心態,什么樣的感受呢?可能只有那些曾經擁有過的人才會看透這一切,才會有勇氣失去,直到失無可失。這是一種灑脫,一種我們無法理解,無法體會的一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