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靜和是我最佩服的媽媽和女人之一。
2011年她懷了二寶,我們相識于孕媽媽群,當時她供職于一家中型公司,財務主管,有一個五歲的漂亮女兒,家庭和美,工作順心。此次二胎,是想湊成一個“好”字。
6月份,她生了,果真是個兒子,生活厚愛她。最美滿的生活也不過是心想事成吧。
可是三個月后,她忽然發現兒子不對勁——脖子軟塌塌的,眼神渙散……靜和心里有了不好的預感。
腦癱!
從此以后,北京各大醫院,她和兒子成了最無奈卻又最積極的常客。工作辭了,女兒只能扔給老家的公婆,愛人加班更頻繁了,為了支付無邊的治療費,甚至連賣房子都提上了日程。
所有的幸福和艷羨,一旦之間,急流直轉,變成無邊苦海。
眼淚流干,凌晨醫院排隊的專家號就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兒子一歲半的時候,靜和給兒子做了一次手術,手術后,伴隨腦癱的癲癇不見了,靜和的生活看到了些許曙光。
和我認識的不幸的人不同,靜和從不認為自己不幸,也從不隱瞞家庭的變故。她沒有把哀傷包起來,而是把它們攤到太陽底下,曬干。
那時還沒有微信,她的QQ空間,定期會記錄她帶兒子治療的過程以及兒子康復的點點滴滴。沒有抱怨低沉和絕望,有的只是希望和明天。明天、后天,大后天,孩子會不會康復的好一點點?生活更加有奔頭了,如果說以前生活是沉浸在庸常的幸福里,那么現在,期望生活回歸正常,就是一個偉大而遙不可及的目標了。偉大的目標,滋生了翻倍的努力。靜和每天推著一只腳不能正常站立的兒子,在小區廣場和正常的寶寶們一起曬太陽。開始,兒子不符年齡的呆滯總是引來同情的側目,但是靜和無懼,接受生活支離破碎的現實,才能堅強的不被刺痛!
靜和的故事,沒有華麗的翻版,在醫學發達到一定程度之前,也許這輩子都不會有翻版。
康復課程太貴,靜和買了全套的康復器材,把家變成了康復訓練場。接回了女兒和婆婆,每天固定幫兒子做長時間的康復運動,伺候兒子吃喝拉撒,帶兩個孩子接近大自然,每天忙碌充實。
以前的生活:高跟鞋,寫字樓,星巴克,觥籌交錯,推杯換盞。開會出差,呼風喚雨,空中飛人,自在瀟灑。全都不復存在。生活的面目全都變了。但是靜和慢慢接受了,她變得越來越平靜。
有次她跟我說:“如果人這一生非要有事業,那么,我和老公的事業就是,竭盡一生,讓孩子變回正常人。”
泥沙俱下的現實,卑微的愿望,面對殘缺的孩子不時浮上心頭的哀傷,打磨成砂礫般的心,永不放棄的希望和執著——這就是她的全部生活。
放棄,很容易。且不會招來任何輿論的譴責,但是,她不愿向命運低頭。蒼茫天地,滾滾紅塵,一家人,背負著沉重的渴望,負重前行。他們執著堅強的背影,感動了我和許多朋友。除了敬意,我們連同情都不配給。
也許,生活,除了我們正常人不定期的迷茫徘徊,更多的是,那些披上了不完整的靈魂和他們的家人向庸常努力的回歸。
02
春紅,如她的名字一樣。鄉土氣十足。土生土長并且一直沒脫離過土地的她,是個平常的農家姑娘。
可出身平凡,只受過初中教育的她依然有屬于自己的小幸福。二十出頭,嫁了青梅竹馬的同村小伙。丈夫跑運輸,兒子蹣跚學步,小日子奏著流水般的歡快旋律。
可是,命運總是嫉妒那些天真的笑臉。丈夫在一次出行中不幸車禍去世。春紅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這樣的現實,哭到頭痛欲裂,意識模糊,朦朧中聽到孩子喊“媽媽”的聲音,稚嫩的聲音喚回了她殘存的理智,擦干眼淚,掙扎著又活了過來。
家庭沒有了經濟來源,父母年邁多病,沒有收入,兒子嗷嗷待哺。舉目環顧,她除了堅強,無路可走。沒有特長和學歷的她,從此她變身“中性人”,租了幾十畝土地,開始種植棉花。從沒有過務農經驗的她,遭遇了許多的天災人禍。幾經摸爬滾打,艱辛苦楚,三年之后,她和兒子才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
我在一次征婚節目中聽到了春紅的故事。對著屏幕淚流滿面。有一個正常的家庭和一份普通的工作,對于我們許多人而言,輕而易舉,觸手可得。可是對于被命運擊中的人,卻寫滿了艱辛的努力。
春紅的生活,冰涼冷峻,沒有溫度,她孜孜不倦追求的,不過是生命對恒溫的慣常的渴望。有個肩膀可依,有句溫言軟語可聽,有個暫時可以休息的港灣。
她說,最最渴望的就是,有個知心的伴侶,再建一個家,像平常人一樣,晚上回家,能看到橘黃的燈光……
她完全可以為了生活改嫁,但她不愿委屈自己,更不愿委屈兒子,她要找到那個能懂她的人,一起攜手走下去。不難的愿望,卻足以耗盡一個女人最美的青春去實現。命運來襲,咬緊牙關,堅強支撐,因為怕稍一泄氣,就再也回不到正常生活的軌道。
我敬佩春紅。挫折很可怕,可敬的是她一點點把生活向原點拉回,一點點,一步步,做自己,過自己的生活,只為回到原點。
03
2008年四川大地震,毀掉了許多人的幸福,改寫了無數人的人生。在自然災害面前,我們人類對命運自以為是的控制感顯得那么不堪一擊。
命運無常,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的人生路一帆風順!當命運來襲,你的生活該向左還是向右?
春風得意時,記得低下頭,小心有石頭絆到你的腳。逆風前行時,記得要抬起頭,縮頭烏龜的背影,真的不美。人性很可怕,你低頭頹廢下去,很有可能會遭到同類更狠的攻擊。勇敢抬頭,負重前行,才有可能讓生活回歸正常。
周沖在《你配得上更好的世界》里引用了加繆的一句話:“活著,帶著世界賦予我們的破裂去生活,去用殘損的手掌撫平彼此的創痕,固執地迎向幸福。因為沒有一種命運是對人的懲罰,而只要竭盡全力去窮盡,就應該是幸福的。”
蕭紅在《呼蘭河傳》里描述鎮上人們的麻木時說:“老,老了也沒有什么關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聾了,就不聽;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動了,就癱著。這有什么辦法,誰老誰活該。”
你愿意活的如此麻木和隨意嗎?雁過留痕,來過世上一場,總要留下些許痕跡,面對命運的襲擊,奮力拼搏過的影子,真的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