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知道子厚,是小學三年級,懵懂了他的絕句《江雪》。只覺怪人一個,獨致深山,孤處老林,獨釣寒江。還冰天雪地!還廖無人跡!
? ? ? ? 后來參工,娶妻生子,買房購車,上班休閑,日子倒也愜意。閑暇之余,竟然愛上了釣魚,而且樂此不疲,近乎于癮君子。一有空閑便串鉤理線,擦竿補傘,購竿買料;周末一來,便呼朋引伴,拋妻棄子,披星戴月;甚至驅車百里,駐扎水泊,夜不歸宿。每逢爆護,則大宴賓客,胡吃海喝,心意滿滿;每遇空護,則悵然若失,遺憾萬千,期待下次。就這樣,居然就釣了幾十年!
? ? ? ? 近年來,魚獲越來越少,時常空軍,也就興致聊聊,近于封竿收釣。說起釣魚之事,便喟然于環保愈下,恨恨于電魚藥魚,嘆魚之難釣,興之所漠!有時連續數周,轉戰各處,釣遍諸水,還是收獲疏疏,牢騷之余,便自嘲:哥,釣勝于魚;哥,釣的是山水!
? ? ? ? 便想起了子厚,想起了他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千山延綿,萬籟俱寂,空谷絕響,蒼松覆雪,萬徑無人;冰雪鎖江,寒氣逼人,孤舟橫江,獨釣一人。這是怎樣的一幅寫意呀,沒有碧樹紅花,沒有亭臺樓閣,沒有紅爐軟香,更無笙歌美酒。只有一片白,間或些許黑。一蓑一笠,一竿一簍,一舟一人,就點染了整個畫面,點染了整個唐朝。一首《江雪》,在無數丹青筆下,演繹出多少寫意!
? ? ?
? ? ? ? 釣魚者,大致有三類:
? ? ? ? 一者家貧,在乎美食也。鄭板橋《漁家》:“賣得鮮魚二百錢,余糧炊飯放船歸?!贬烎~鬻錢,以錢購糧,釣罷歸家,妻子可食矣。若無魚而歸,舉家皆餓,何其悲也!
? ? ? ? 一者心閑,在乎山水也。釣翁之意不在魚,在乎山水。參岑“世人那得識深意,此翁取適非取魚”,釣不為魚,自有收獲,可謂快哉!南唐后主李煜《春江釣叟圖》:“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北庵垡恢唬灨鸵恢?,春花一湖,美酒一樽,清波一頃,此景此情是多么美妙,多么愜意,有此生活可做小仙。
? ? ? ? 一者沽名,在乎名利也。此類人不為魚,亦不為景。他們釣的是政治,釣的是功名利祿。沽名釣譽,眩世炫俗,君子觀之,皆所不取。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他垂釣渭水,釣的是周武王,難免沽名釣譽之嫌。至于袁世凱垂釣恒河,卻日理萬機,手握大權,算是沽名之集大成者。
? ? ?
? ? ? ? 但,柳宗元不在他們之列,不屬于任何一類人,他是獨一無二的。他出身名門望族,書香門第。父親柳鎮身居要職,能詩善文,積極用世,剛正不阿。母親盧氏篤信佛教,賢妻良母。他身于長安,長于長安,青年隨父宦游。20歲入鄉貢,21歲進士及第,8歲作藍田慰正六品,遷監察御史,累遷太子少師。才華橫溢,春風得意。
? ? ? ? 真可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805年順宗繼位,重用王叔文,高調革新。柳宗元一躍官至禮部員外郎,官從正四品,與王叔文主持革新。他主張:抑制藩鎮,強中央;減少鄉里吏,削宦權;貶謫貪腐,整稅收;廢除宮市,罷五坊。
? ? ? ? 他的改革主張 一字千鈞,入木三分,針針見血,直擊要害。呼百姓之心聲,切當權之命脈。怎奈順宗多病,舊黨太強。同年八月順宗被迫內禪,革新失敗。9月柳宗元被貶邵州刺史,11月再貶永州司馬。815年剛回京,武黨又將之貶為柳州刺史。819年憲宗大赦,敕召回京,11月詔書未達,柳河東已病逝柳州,享年47歲。一代賢臣,正當壯年,卻客死他鄉!
? ? ? ? 悲哉,子厚!
? ? ? ?
? ? ? ? 左遷永州,到任無居,暫寄“龍興寺”,半年后,母盧氏病逝,戴罪之人,不可進孝,抑郁而病,形哀骨毀?!鞍俨∷?,痞結伏積,不食自飽。水火互攻,內消肌骨。”但河東先生卻堅強地活了下來。轉研哲學、歷史、文學、書法。作《永州八記》、《柳河東全集》作品500多篇。
? ? ? ? 《江雪》就作于永州任上。這樣看來,柳子厚的釣,就非同一般了。
? ? ? ? ? 他釣的是:孤獨?!肮轮鬯蝮椅?,獨釣寒江雪。”孤身一人,飄泊異鄉,舉目無親,小人詆毀,眾人避之,此乃孤也。懷才不遇,論斷非凡,石破天驚,此乃獨也!“ 君似孤云何處歸,我似離群雁?!弊雍?,就是一只孤雁,一只被離群的孤雁,只因他卓爾不群!
? ? ? ? 他釣的是:傲氣。?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豹毻谇饺f徑,獨釣于冰雪江面。一人立于冰天雪地,千山萬徑只做背景。風雪偌大,能奈我何?嗍風侵骨,又奈我何。不耽于富貴,不求于權勢。不做墻頭的蘆葦,不做無痕根之萍。“墻腳數枝梅,迎寒獨自開”他是傲霜之梅,“ 勁直忠臣節,孤高烈女心。四時同一色,霜雪不能侵? ”他是孤幽之竹,“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他是清白之石。
? ? ? ? 他釣的是:理想。他雖然被貶,但初心不改,一心為民。興辦學堂,廢除家奴,破除迷信,興修水利,造福一方。“?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西方碧樹,望斷天涯路。“生有高名,歿為眾人望”,柳子身體力行,勵材盡能,大康于民,垂不滅之聲。柳州子民在羅池畔建羅池廟,作衣冠冢以紀之。
? ? ? ?
? ? ? ? 郭沫若為柳候祠題楹聯:山水來歸,黃蕉丹荔枝;春秋報事,福我壽民。寫盡柳子厚樸實無華,勤政為民。蘇軾曰:所貴手枯淡者,謂其外枯而中高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流也。嚴羽贊之:唐人惟子厚深得騷學。子厚才學不愧于唐宋八大家!
? ? ? ? 嗚呼,柳柳州!釣勝于魚,豈我被輩可比。吾又何必,于無獲處凄凄焉。
(17年11月6日夜,作于金華中學。感謝網絡圖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