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塑像《大衛(wèi)》
作者:〔意大利〕多納泰羅Donatello
收藏:佛羅倫薩巴杰羅國立美術館
形式:青銅雕塑
規(guī)格:高159cm
? ? ? ?看到這幅銅像時,我承認我先是注意到了生殖器,哦(認真臉),這是一座男體塑像,可是視線向上移動,稍顯婀娜的腰身、微微突出的胸部、柔軟的長發(fā)和像是帶有花環(huán)的帽子、以及整體陰柔的身子,對比同名雕像那個陽剛的大衛(wèi),作者多納泰羅為什么要這么塑造這位手持利劍、低頭垂眼、表情若有所思還腳踩不明物體的男人呢?
? ? ? ?藝術小白雖然看不出門道,但不得不承認偉大藝術家的手法是高超的,亦剛亦柔的結合并沒有讓人覺得不舒服,反而帽子花環(huán)、頭發(fā)紋理、羅馬高靴上的花紋以及露出的腳趾、整體骨骼與肌肉線條的細膩刻畫,讓我覺得人物有血肉、有思想!關子也賣夠了,是時候查查背景故事了。
? ? ? ?原來又是圣經故事,初讀是還是個好萊塢民族英雄版本的:
? ? ? ?話說很久以前,背景是10世紀的以色列某王在位時,有外族入侵,其中有一個身高八尺,手持巨戟,叫哥利亞的武士,他像打了激素一樣出戰(zhàn)40天,以色列軍中無人敢應戰(zhàn)。這個時候,該男主角出鏡了,少年大衛(wèi)到軍中看望服役的兄長,聽說了敵軍中哥利亞的飛揚跋扈,覺得很沒面子,就向以色列王自薦要去KO哥利亞,王大喜。隨后大衛(wèi)在主角光環(huán)的照耀下,哦不,是在智慧光芒照耀下,用甩石機擊中哥利亞的頭。被擊昏的巨人倒地,大衛(wèi)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當之勢,拔出利劍割下哥利亞的頭。
? ? ? ?銅塑雕像大衛(wèi),正是表現大衛(wèi)出戰(zhàn)告捷,拿下哥利亞首級這一故事情節(jié)。我的天哪,這個表情若有所思的少年,踩著的是敵人的頭顱。我放大了圖片,終于看清了腳下的“不明物體”:頭盔、毛發(fā)、鼻眼也都刻畫細膩。這么看來,這個不一般的少年,多納泰羅這非一般的形象刻畫手法,一定是有非凡意義的。
? ? ? ?多納泰羅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前期雕塑新紀元的代表人物,曾耗費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古代希臘和羅馬的雕塑,但他并不一味地模仿,而善于在繼承古典主義雕塑藝術的基礎之上進行創(chuàng)新。這尊《大衛(wèi)》就是多那太羅進入藝術的成熟期的一件重要的代表作。
? ? ? ?著意表現人的完美體魄和崇高精神的雕塑作品,在黑暗的中世紀已經消失,所以同真人一般大小的裸體《大衛(wèi)》問世,實在是驚世駭俗之舉。裸體的、有血有肉的少年大衛(wèi)立在人們面前表現了過去時代的結束和新時代的到來,開創(chuàng)了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和頌揚人體美的先河,奠定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現實主義傳統(tǒng)。
? ? ? ?所以說,這位少年,手持利劍,腳踩敵人頭顱,正是表達一種追求抗爭、和平的自由愿望。而他復雜、讓人捉摸不透的眼神和表情,不知是由勝利所帶來對自身力量、自身價值的思考,還是掩飾勝利的喜悅想表示謙卑。給觀賞者留下了很大的聯(lián)想空間!結合這個戰(zhàn)爭故事,再去看多納泰羅將男性力量美和女性肉體美融于一體的細膩表現,不得不贊嘆這座中世紀第一座圓雕作品的劃時代意義:
? ? ?人類對于力量和美的追求,對自身價值的發(fā)現和認識。
? ? ? ?聯(lián)想到前一幅欣賞過的喬托的《猶大之吻》,中世紀的兩位藝術家都開始突破傳統(tǒng)創(chuàng)作的束縛,在繼承古典藝術精華的同時,一邊探索,一邊開創(chuàng)各自領域的先河,從封建的、受宗教禮數限制的傳統(tǒng)創(chuàng)作方式轉變?yōu)楦雨P注人文精神、尊重人性的藝術表現手法。
? ? ? ?藝術小小白說一句,小組長好有心,查資料時,多納泰羅和喬托確實是有聯(lián)系的,那就是在多納泰羅另一個作品《圣喬治》問世時,他因這個作品名蓋佛羅倫薩,緊接著他為喬托大師設計建造的獨立式鐘樓制作了四個先知雕像。
? ? ? ?通過查閱文獻資料以及一起學習的小伙伴的欣賞評析,以上對藝術品的欣賞,多少還是缺乏自己鮮明和獨立的觀點,想了一下,這可能是因為
1.自己并沒有對比一些文藝復興之前的畫作、塑像等藝術品,所以對于傳統(tǒng)藝術形式和文藝復興時藝術的差別,感受不夠強烈,
2.同時也沒有對比同時代其他藝術家的作品,對于相關作者的藝術風格不能get到位
3.并且,一位藝術家的不同創(chuàng)作時期也會有不同的創(chuàng)作風格,對比其不同時期的作品,這也是完整理解一位藝術家創(chuàng)作歷程的不可或缺的好方法。
? ? ? ? 喂喂,醒醒,才剛開始欣賞兩幅作品就自我反省這么多,是不是又犯了想一口吃成大象的臭毛病?道阻且長,請回歸正題。
? ? ? ?再看這座雕像,越發(fā)感覺少年鮮活的生命就在眼前,資料中記載多納泰羅會常把雕像當活人一樣與它對話,所以在制作雕像時,有時他會高聲叫道:“你說話呀,你真該死”,就是這樣,這位15世紀最杰出的雕塑家,將自己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賦予了活靈活現、有血有肉的生命。
2016.4.6
魏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