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無需規劃。
以前看過一則廣告,廣告中沉穩的男聲向我們訴出: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欣賞風景的心情。
我對這句話深表贊同,人從生到死,會飽嘗酸甜苦辣,歷經悲歡離合。或平淡或起伏的人生里,誰又能說得清下一站在哪里?嚴格意義上來想,從出生到真正有自己的目標意識時應該在15歲左右了,因為這個時候可以選擇努力學習考取大學、棄學外出打工給家里補貼、當兵鍛煉身體保家衛國......這是第一個有自主意識的選擇,這是給自己定的短期內的一個計劃或者目標,并不是我們所理解的潛意識里的規劃,規劃應該具體到在實現目標前的每一個細節,當你信心滿滿地制定出每一個時間段,每一個細節后,在真正的實施過程中會發現作用并不大。
首先,生活中很多不可預測的客觀因素會阻撓你的規劃,這是不可避免的,例如你安排的妥妥當當的旅行會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澆滅,這個由于天氣原因導致的意外會誘發出自身主觀情緒的變化,脾氣好的會默默承受,相反可能會罵爹罵娘;你打算畢業后先立業后成家,但現實往往是在周圍和自身的壓力,被迫最后是先成家后立業了,諸如此類還有很多規劃不得實現的情況。
其次,一個人出生、上學、工作、結婚、養家、退休、晚年,這是大致的一個過程,當然會有所不同,在某個環節上可能做了不同的事或者戛然而止,我們能做的就是順其自然,讓自己的生命順勢而生。該痛苦的時候痛苦,該幸福的時候幸福,誰也跳不出這個圈子。人生充滿了意外,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巧克力是什么味道,更多更細的規劃會讓人生活很有壓力感,忽略了感悟生活的妙處。你盼望已久的偶像演唱會本來周末可以去看,卻因為自己的某個規劃不得不放棄,姑且不說你的周末對你的規劃有用沒用,你失去的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是一次讓自己快樂的機會;單位里你每年年底的個人總結時,談到的對來年的美好規劃在來年年底實現了嗎?還不是在欺騙別人和自己而已;你規劃25歲的時候生個男孩,30歲了生個女孩,可誰又能保證染色體要怎么結合?誰又能知道國家的二胎政策怎么變化?
人們可以樹立自己的信念,樹立自己的目標,有了目標,我們竭盡努力的去實現它就可以了,何必定下那么多的條條框框,讓自己像個木偶一樣按部就班。而且人是會變的,人的思想也是會變的,可能這個階段你喜歡做這件事,下個階段你會突然又喜歡另外一件事了。如果規劃能起到大作用的話,那么人們為什么結婚時都規劃的幸福滿滿,還會有每年在增長的離婚率呢?天災人禍,誰又可以預測,誰又可以躲過?那為什么我們不在短短的人生數十載里順其自然地生活呢?
國家要發展,可以規劃;城市要建設,可以規劃;人生很無常,無需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