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段出自~正面管教~第七章:有效的運用感受
I:該片段介紹了日常慣例表。建立日常慣例表,可以讓孩子學會自我照料,培養好的習慣和生活規律,孩子會覺得自己很能干,提高了成就感和價值感,減少孩子和家長的“爭斗”,避免嘮叨。
如何來建立一份日常慣例表呢?可以這樣做:
1,確定一段相對規律的時間,比如早上起床或晚上就寢前的時間。
2、列出這段時間應該完成事項的清單,寫在一張大一點的紙上,或者畫上,或者貼一張照片在事項后面。
3、把這份清單貼在醒目的地方。
4、跟進和執行:當孩子按照慣例表上的事情照料自己時要及時給予鼓勵,如果孩子忘記了該做什么的時候,只需要問“按照你的慣例表,接下來你該做什么?”
適用邊界: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在培養習慣或建立規律時就可以用。
A1:在沒有看到建立日常慣例表的方法時,想要建立新的習慣或規律時,我會在腦子里建立一個步驟,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但是并沒有寫下了,放在醒目的地方提醒自己,時常會忘記自己計劃的步驟,或者順序顛倒,大腦提取信息的時候耗時較多。比如,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建立就寢儀式時,先在腦子里規劃一下:收玩具、洗澡、吃奶、刷牙洗臉、看書、關燈按摩,這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順序,放在腦子里,總在想接下來該做什么了,經常會把順序弄亂,吃奶和睡覺的時間間隔不夠。
A2:最近想要培養自己早睡早起的習慣,并且讓自己起床后精神抖擻的學習看書,那就用片段里介紹的方法給自己建立一個管理表:1、確定時間段:早上起床后,2、事項清單:鬧鐘響了以后坐起來再關鬧鐘、起床、上廁所、洗臉、喝水、喝青草汁、準備早餐、做5分鐘熱身運動、打開手機打卡和番茄鐘、看書,3、把清單貼在醒目的地方:洗臉池的鏡子上,早上起床就看一下,4、跟進和執行:如果完成21天早起打卡,就獎勵自己一支口紅吧。
這樣做一個清單貼起來,應該能避免在還沒有建立規律的時候,總在想接下來該做什么,浪費時間和精力,還總是想起這個忘記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