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好朋友他問了我幾個終極人生哲學問題:
第一,你對死亡有何看法?
第二,活著有何意義?
第三,你為什么每天努力工作?
在看我的答案之前,停下來,思考一下,找到你的答案,因為這就是所謂的人生觀、價值觀。
首先,這幾個問題太大了,是很多哲學家終其一生都在思考這些問題而各有見解。同時,這些問題也是很多宗教建立的根基,建立在人類對死亡的恐懼的基礎之上。
我的回答僅做參考,若是能有些許的啟發,將不勝榮幸,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個東西也是不斷自我修正和完善的,會受到內外各種因素影響而不斷流動。
僅以此紀念2017.4.9日終極人生問題思考
第一,你對死亡有何看法?
答:死亡不可怕,對死亡的恐懼和逝去親友的傷心是因為“無知”(并無貶義,因為沒死過真的不知道),對未知的事物人類是有恐懼的。
但是真正發生的時候其實結果不會太糟糕。 其實有一些瀕死的人活過來后,有一些資料流傳下來,死亡時是什么感覺,感興趣的盆友們可以去了解一下。
類比一下,每次獨自旅行前,因為對旅途未知,都會心頭有種恐懼感和擔憂感,但是真的做的過程中,謎底揭開時,實際是很開心,很棒的感覺,那種未知感的恐懼,應該是相同的。
第二,活著有何意義?
答:無論是宗教還是心理學臨床上催眠類的書籍,都有關于輪回的概念。我們可能是有很多次生生死死的過程。
每一次有每一次要學習的功課,當拒絕學習進步時,那個功課會一次次反復出現,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不斷出現,直到我們學會,然后再開啟下一個課題。
活著的意義,像一朵花開在懸崖上一樣,沒有人欣賞就沒有意義嗎?只要盡力釋放出所有的能量,活成自己本來應該的樣子,就很好。
是朵花就開花,是棵樹就成長,是一個能量球就發光,只要活出自己最好的樣子就是意義,但是很多人被各種東西限制束縛,活不出自己本來應該的樣子,而是活成了別人期待的模樣。
第三,你為什么每天努力工作?
答:不工作會無聊。
其實現在社會上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會因為外在的一些東西去工作,穩定、家人的信賴(因為不工作就不能贏得尊重和信賴)、收入、好聽的工種和頭銜(社會屬性)。
我希望的狀態是(現在還沒能實現,還在夢想里)生活=工作
工作和生活不分割,工作有成就感、意義感、給別人的臉上帶來笑容,自己有滿足感,能夠成長,不斷以加速度成長,每天很開心。
薪資、收入等等只是附產品,是額外的獎勵。有,很好,沒有我也會去做的,熱情不會因為薪水而受影響的事情,那種才值得工作!
曾看過一個關于宮崎駿的紀錄片《不了之人 宮崎駿》他曾對公眾宣布退休,由于年紀大關閉工作室,不再創作動畫,但是一年后,老爺爺他受不了每天日復一日無聊的生活,于是重新開了工作室,并且和高科技電腦動漫團隊合作,開始制作短片動畫,因為他擔心耗時幾年的長篇動畫還未完成自己就掛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這才是工作最好的模樣,給他人帶來歡笑、淚水、感動、啟發,同時自己也能享受這個過程,不以為苦、反以為樂!
好了,如果您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問題歡迎拋出來,因為這樣的話,大家就可以跟你一起想不明白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