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勁松懟陳道明,一個產品出現問題只追究一個零件的責任合理嗎?

痛批小鮮肉絕對是兩會的熱點,老戲骨陳道明也發話了,一點傷一點痛的就喊敬業,那么請問清潔工每天凌晨四點起早怎么說呢;

老藝人講這話絕對不是針對某一個人,這是行業亂象,這種不指名道姓的說法難免讓粉絲們誤會,于是乎互相帥鍋,編劇宋方金臥底橫店,指出98%的鮮肉不敬業,粉絲大張旗鼓的宣揚,搶奪那2%的占地,也是辛苦得很。

粉絲掐架互潑臟水的做法讓人啼笑皆非。

同樣是老戲骨的王勁松今天發博,給了年輕演員很大的贊賞,直言與自己合作的年輕演員都很敬業,問題不是沒有,但是一個產品出現問題,只懷疑一個零件的責任合理嗎?

王勁松老師這幾年合作的年輕演員除了胡歌、靳東、王凱之外,最近和任嘉倫、秦俊杰也合作,講真,這些演員確實很敬業,演技也是有目共睹的。

電視臺買作品先看明星是誰,有流量明星,這部劇收回成本基本不費力氣,就算是前幾年非常可看的《大明王朝》被芒果臺買進后收視撲街,幾乎成了一個反面的例子,某種程度上說,星星絕對是一部戲收回成本的關鍵;

只要是流量花生,話題炒作也變得比較容易,炒cp,買假的收視率,請水軍刷好評,請影評人瞎吹,關注度上去了,收視率就會增長,惡性循環不止;

話題度、點擊量、電影票,都是對影視行業不健康發展的一種鼓勵,觀眾的容忍度也屢創歷史新高,就算是前段時間被喊抄襲的《三生三世》也都被觀眾熱捧;更別說《微微》抿嘴眨眼的演技……

影視劇是按集數賣的,請小鮮肉花幾千萬,要是只拍十集二十集,那就意味著成本根本收不回來,摳圖、替身也都成了增加劇集的方式。《大唐榮耀》演員演技基本在線,但是冗長的劇情實在讓人難以接受,光上部就有60集,節奏慢到你要是從第二十集直接跳轉到三十集看都不影響對劇情發展的理解,這個也不能只怪鮮肉吧?

IP盛行,以前好的編劇是要花費一到兩年時間才能寫出一部作品,現在的編劇基本上稱不上真正的創作者,就是拿來主義,“快”字為首,一個月改編一部IP劇大有人在,要不然等過了IP的熱度,誰還會買你的賬;

要說小鮮肉只為賺錢不想提高演技,這話是不負責任的,誰不想演技精湛拿個影帝什么的,曾經就有年輕演員說,自己也想好好演戲,但是公司只給短暫的時間,也確實沒有太多的精力在劇本研習上,我們也經常看到有鮮肉暈倒在機場或者舞臺上面,勞動強度確實非常大;

不乏有鮮肉在片場耍大牌,但是遇到名導或是較真的導演,他們就變得非常重視和認真,就像是鹿晗在國師《長城》里邊的演技也是可圈可點。

劇本差、特效差、剪輯不好,這也是事實,不能出現任何問題都逃避自己的責任拉來鮮肉當擋箭牌。

都說拍攝了《瑯琊榜》的正午是良心劇組,辣八就在想,小時候看的影視劇不都是良心之作嗎,怎么現在正常拍攝一部劇,演員稍微認真一下就被稱作是整容般的演技,到底是觀眾審美標準的降低導致演員不用心,還是演員僅憑一張臉就能讓觀眾無限的容忍?

話說回來,作品的產出關系到投資方、制作方、導演、編劇、演員、宣傳等等,賺錢時大家一起賺,有問題了就把所有鍋甩給演員?小鮮肉不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明明是團體項目卻變成一個人的馬拉松?小鮮肉沒有攪亂娛樂圈那么大的威力,粉絲也擔不起承包收視票房的重任,收視率和網播量如果靠粉絲估計把眼看瞎也刷不了那么高。

現在影視行業大多數人都迷失在資本洪流里,所幸這么突出的問題也受到關注,亂七八糟的摳圖會變少,隨隨便便的替身也會降低,行業也在一個規范的過程中,粗制濫造的影視劇遲早會被淘汰,不尊重觀眾遲早有一天會被觀眾拋棄。

王小波說出版行業有句話,同樣適用影視行業,“這種事情背后隱含著一個邏輯,就是我們國家的出版事業必須就低不就高。一本書能不能出,并不取決于它將有眾多的藝術鑒賞力或者有專業知識的讀者,這本書應該對他們有益,而是取決于社會上一些沒有鑒賞力或沒有專業知識的讀者,這本書不能對他們有害。”

換言之:現在的影視作品做不到對觀眾有益,但至少不能對他們有害。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