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位叫木村的果農,看了《自然農法》這本書后受到啟發,想種出不施農藥、肥料的蘋果。
因為這個念頭,他花了整整的11年,是的,你沒聽錯,11年!!木村創造出的奇跡就是-不用農藥,不用肥料,種出全日本都想“一生能吃到一次就好”的蘋果。
木村接觸到的《自然農法》是不用農藥也不用肥料的栽培方式,因為大自然是可以自我完善的體系。因為每次一給作物噴灑農藥,他體質過敏的妻子就要臥床一周。所以木村希望能培養出完全沒有農藥的蘋果。他踏上了無農藥無化肥栽培的路。
但是,因為他不是專家,所以,他靠著讀書、實驗、從挫折中累積經驗。
在日本經濟飛躍的那個時代,木村卻“窮得只剩下理想”。在這段慘不忍睹的日子里,他被鄰里冠上了“滅灶”的稱呼,他女兒在作文上寫道:“我爸爸是農夫,但是我從來沒有吃過家里種出的果實。”
每當遇到挫折對信念產生懷疑時,木村的蘋果樹又給了他一點驚奇的發現,例如,蘋果葉子還是又長出來了,有一年葉螨不見了,每次又一點小小的進展,都讓他覺得──蘋果樹也想活下去啊。
因為家境困苦不堪,他的信念終究沒能堅持到底,他決定,用死亡終止他的夢想。一天晚上,他帶著繩子上山,走到一棵根繁葉茂的橡樹前,他決定就在這顆樹上了此殘生。突然,他意識到,山里不可能有農藥,而且到處都是蟲,為什么它的葉子那么健康?!
他觀察之后發現,原來腳下踩的泥土不一樣。松軟度不一樣,氣味不一樣,溫度不一樣,味道也不一樣。他終于明白,是大自然醞釀出了這種泥土,讓蘋果樹盡情地伸展根系。我們為了保護蘋果樹,卻用農藥將它隔離在大自然之外。他欣喜若狂,完全把自己上山的原因忘得一干二凈。
他完全靠觀察和實驗,他自己調和醋來當農藥,堅持人工噴灑,他的果園平常長得像個植物園,但是秋天會割草,讓土壤溫度降低,“這是要告訴蘋果秋天來了”。他不用肥料,土壤依然可以維持肥力;他連修剪樹枝都有自己的道理,他的蘋果園隨處一翻,都可以發現蘋果根的數量和長度都和別的果園大不相同,長達20公尺。臺風過境后,他有八成的蘋果都還在樹上。
從實驗開始,到他第一次看到七朵蘋果花,收獲兩顆蘋果,整整十年。第十一年,他的蘋果園開滿了蘋果花。人們口耳相傳去買蘋果,木村每年的收成都被訂個精光。
當節目主持人問他認為“什么是專業”,他想想才說:心和技術的結合,才是真正的專業。
木村最在意的就是——主角是蘋果,我只是幫助它生長,畢竟人再怎么努力也無法靠自己開出一朵蘋果花。所以他常常去對蘋果樹說,謝謝你們的努力,要努力活下去啊。
木村的蘋果放了兩年也沒有腐爛,只是變成了芳香的蘋果干,專家說這不可思議,因為沒有科學根據。NHK說他是“打破常識的人”,其實木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他認為,也許因為它來自于大自然吧。
關注技能、關注不變,關注更少!
聚焦,聚焦,再聚焦,聚焦到核心技能、核心目標、核心需求上!
幸福姍姍來遲,但卻更加甘甜芬芳。木村老人的匠人精神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上天必然眷顧專注之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0802晨讀感悟
參考書目:《重來,更為簡單有效的商業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