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自己對未來的想法的時候,都用自己要實現財富自由來概括。
到底什么是財富自由,自己有清晰的概念和定義嗎?
大多數時候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卻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如果財富自由這個概念不夠清晰地話,那就更不用說如何才能實現財富自由?
語言學家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腦子里沒有一個概念的話,我們的腦子傾向于不去想那個事情,語言對人就是有如此強大的反向塑造力。
如果腦子里的一個概念不準確、或者沒有準確、正確的定義,那么我們必然沒有辦法準確、正確地繼續思考下去。進而產生的連鎖反應是,因為定義不準確,所以思考范圍模糊,選擇依據缺失,進而行動錯誤,進而影響整個生活。
舉一個例子,分享這個概念,究竟是什么?
所謂的分享就是把好東西拿出來和大家一塊兒享受,只有少數人認真想過,這個定義是有問題的,好東西必須是自己的,然后你才拿出來與大伙一塊兒享受,那才是真的分享。很多人是把別人的好東西拿過去跟大伙一塊兒分享,那不叫分享,那是“慷他人之慨”,不是嗎?
雖然一生中你將會有無數次不知道某個概念,或者誤解了很多東西的正確定義,但是依然有更多的機會,被人教會,或者自己教會自己,最終那個正確的定義。
想明白這個問題,你才會發現,如果真的想要“財富自由”,那你就需要理解財富自由,像理解海洋河流一樣,直到你將這個概念理解得如吃飯睡覺一樣透徹后,你才有了可以加速向它靠近的前提。
維基百科是這樣定義:財富自由,你無須為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這個定義是勉強做到了清晰,但還沒有看出有什么指導意義,也不知道下一步該干什么,這不行。
我們要的自由最根本的不是財富,財富只是工具,我們要的自由,本質上是時間的自主權。
所以財富自由的定義為某個人再也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須而出售自己的時間了。這樣才夠簡潔、準確、正確,而且有指導意義。
我們一生再做的所有事,都是在消耗只去不回的時間。如果你做的事能讓你有所收獲,那么你付出的時間可以視作“被出售了”。我們每個人做的所有奮斗的本質,都是讓自己出售的時間單價更高。
你會想到一種直接的提高時間單價的方法:打工的人會首先想到要提高自己的時薪。但人群中的少部分人會對這個概念產生思考上的飛躍——提高時間單價的方法,就是想辦法把原來一份的時間賣出多份。寫長銷書的人,做出可口可樂和老干媽的人,做了一個平臺讓大家可以交易自己時間的人,他們就是把自己的時間賣出了更多份,或是不需要出售自己的時間,只需要在自己建立起來的平臺上看著別人賣時間抽水,而且更牛逼的是,就算他們死了,他們的時間創造的成果,也依然可以繼續販賣。
這就是笑來老師想到的,最徹底的財富自由。
財富自由不是終點。
千萬不要以為財務自由是個終點。
連死亡都能穿越,他們的肉體同樣會隕滅,但他們的創造、他們的影響、他們的價值會延續下去,最終突破死亡的邊界。而大多數普通人靠傳宗接代也能獲得一點虛幻的延續錯覺。
所以你怎么能以為財富自由就是終點呢?事實上當你這樣想的時候,那你基本上就沒有希望獲得財富自由了。大部分人對財富自由的理解程度僅為;等我賺夠了錢,我就天天——,而且這種想法之普遍,簡直可以用可怕來形容。
清晰且正確的概念是一切思考的基石。而衡量一個人是否聰明,幾乎可以凝練這兩個條件:有沒有足夠多清晰、準確、正確的概念;概念之間有沒有清晰、準確、正確的聯系。靠著主動給自己大腦清洗,人是可以變得聰明的。
總結一下,在你決定踏上這條財富自由之路之前,你先要想清楚,這件事真正的意義是什么。如果你暫時對它有這樣那樣的錯誤認識,你可以今早的通過“洗腦”的方式找到正確的方向。
本文金句:
清晰且正確的概念是一切思考的基石。而衡量一個人是否聰明,幾乎可以凝練這兩個條件:有沒有足夠多清晰、準確、正確的概念;概念之間有沒有清晰、準確、正確的聯系。靠著主動給自己大腦清洗,認識可以變得聰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