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三生三世》讓白淺與墨淵兩位上仙火了一把,一時間網友們個個成了下凡歷劫的寶寶。小編一想,哎呀不對呀,要說下凡歷劫,咱們黃梅戲《牛郎織女》里的牽牛星、金牛星兩位好兄弟才是身先士卒的神仙代表啊!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古版本眾多,小編大致翻閱了一下,發現還是咱們黃梅戲版最走心。正逢七夕,咱們就深度818這黃梅戲《牛郎織女》好在哪~
牛郎與織女本是天上兩個星宿,被擬人化并賦予愛情屬性最早見于《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扎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多么浪漫深情的凄美愛情故事,腦海中立馬浮現出嚴鳳英那泫然欲泣的表情,戲迷盆友們,有木有?!
民間流傳的版本大多是天上織云的仙女與地上放牛的小伙相戀,讓人難免有些疑惑……黃梅戲版就處理的很好,原來仙女與小伙在天上就相戀了,因犯天規小伙才被罰到人間放牛的。處罰意見一下來,織女立刻表示我也要下凡歷劫!王母說,哼你想得美,織女收監云房,我就是要你們一個天一個地永世不得相見!
同時牛郎的好哥們金牛星也因仗義執言被罰下人間,成為牛郎尋妻的關鍵法寶——老牛。民間版本里關于“凡人牛郎能上天追妻”大都是老牛臨終囑托,讓牛郎剝下牛皮(好殘忍)或者割下牛蹄(還是好殘忍),黃梅戲版就溫柔多了,金牛星掰下牛角變成一只船助牛郎上天追妻,代價是永遠不能說話——這比剝皮削足可好多了。(咱大黃梅就是這么有人情味!)
話說回來,按照“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說法,織女被關了差不多半個月的樣子(牛郎十五六歲),王母上如來家做客去了。織女一聽開心得手舞足蹈,當即決定越獄——為了愛情與自由!劇中還刻意給了群演“喜鵲”鏡頭,為后面搭鵲橋做鋪墊,真·良心編劇。
好在金牛尚有一點法力,算出織女要到碧蓮池泡溫泉,趕緊將牛郎帶過來。民間版本里織女與牛郎原不相識,只因牛郎偷了她衣服耍賴不給才不得不嫁,怎么看怎么別扭,這不是紅果果的綁架嘛!黃梅戲版就不同啦,有前面的劇情鋪墊,雖然牛郎被封印了記憶懵懵懂懂,但織女記得啊!對于這突如其來的驚喜,織女別提多開心了,在金牛一如既往的打趣中,織女羞答答甜滋滋地與牛郎哥成親了。
小夫妻婚后男耕女織恩愛甜蜜,還生下兩個無比可愛的“混血娃”,晚上織女看著他們圓乎乎的小胖臉小胖手心生柔情,忍不住跑到外面載歌載舞感慨這人間的美好生活~(試問這可愛的小模樣誰能不喜歡?!)
可惜花正紅時寒風起,三天后(人間三年),王母從西天回來發現織女非但沒有閉門思過寫檢討,反而還跑到人間去結婚生娃過的不亦樂乎?!氣得臉都變形了,立馬派天兵天將捉拿織女歸案,牛郎趕緊乘牛角船追了上來。王母一看嘿反了天了,立刻老手一揮,用金簪劃出銀河將他們分在兩岸。
估計牛郎這會也恢復了法力,不僅能安然住在天上,還哼哧哼哧想把天河水舀干去見織女。喜鵲們一看哎喲這小子也忒傻了,心生不忍,就用羽毛搭了一座橋讓他倆相會……這天正是農歷七月初七,從此便有了七夕的傳說,也有了那首著名的《鵲橋仙》: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戲曲是一門綜合藝術,《牛郎織女》能成為經典,時白林、方紹墀兩位大家的作曲自不必說,陸洪非、金芝、岑范、完藝舟等幾位金牌編劇的劇情也是功不可沒,再加上嚴鳳英、王少舫等名家對角色的揣摩與表達,我們才有機會欣賞到這樣一部優秀的作品,在此感謝各位前輩們的貢獻。
說來也怪,《牛郎織女》這樣一部經典的黃梅戲作品,到目前為止僅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嚴鳳英1963年首演的電影版;另一個則是2011年安徽省黃復排的3D舞臺版,融入了高科技元素。最近聽聞安慶也要復排大戲,《牛郎織女》將由再芬劇院排演,希望能再出經典。
用黃梅迷app 輕松換裝變臉
最后黃梅迷祝大家七夕節快樂有情人終成眷屬~(手動比心)
快來下載黃梅迷App,用「戲裝變臉」功能體驗一鍵變身牛郎織女的歡樂吧!
(應用市場搜索「黃梅迷」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