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國內多地暴發諾如病毒的消息頻頻傳來,到底諾如病毒是什么?寶寶腹瀉了該怎么辦呢?
諾如病毒到底是什么?
諾如病毒,是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種病毒,傳染性極強,稍微一點點的病毒顆粒,就足以致病。被諾如病毒感染的患兒所排出來的嘔吐物或大便里,就可以釋放出大量的病毒。它可通過被污染的水、食物、物品等進行傳播,主要的感染對象為兒童。
當諾如病毒感染后,可有1~2天的潛伏期,之后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有時還可伴有發熱、頭痛、肌肉酸痛等癥狀。
目前對諾如病毒的感染尚無特效藥,只能依靠對癥處理,不過,經及時的對癥處理后,一般可在1~3天內慢慢好轉,絕大多數患兒在一周內都能恢復正常,但也有少數的患者可能會因反復的腹瀉而造成嚴重的脫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甚至危及生命。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腹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寶寶為什么會腹瀉?
腹瀉是小兒非常常見的一種臨床癥狀,6個月~5歲發病率高, 小于1歲者約占50%。
感染性腹瀉
腸道內感染:由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引起,以前兩者多見,尤其是病毒。
腸道外感染:如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腎盂腎炎、皮膚感染或急性傳染病時,可由于發熱、感染原釋放的毒素、抗生素治療、直腸局部激惹(膀胱感染)作用而并發腹瀉。有時病原體(主要是病毒)可同時感染腸道。
非感染性腹瀉
飲食因素:比如喂養不當,多為人工喂養兒,原因包括:喂養不定時;飲食量不當;突然改變食物品種,或過早喂給大量淀粉或脂肪類食品,果汁,特別是那些含高果糖或山梨醇的果汁,可產生高滲性腹瀉;腸道刺激物(調料、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也可引起腹瀉。
過敏性腹瀉:如對牛奶或大豆(豆漿)過敏而引起腹瀉。對牛奶過敏者較多。
乳糖不耐受腹瀉:原發性或繼發性雙糖酶(主要為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腸道對糖的消化吸收不良,使乳糖積滯引起腹瀉。
氣候因素:氣候突變、腹部受涼使腸蠕動增加;天氣過熱,消化液分泌減少或由于口渴飲奶過多等都可能誘發消化功能紊亂致腹瀉。
怎樣判斷寶寶腹瀉是否導致脫水?
一般家長容易觀察到的是,寶寶有少淚或無淚、口唇干燥、肢端涼、尿少或無尿、皮膚彈性變差。
醫生還可觀察到孩子前囟凹陷、眼窩凹陷或眼瞼難以閉合、腹部凹陷、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甚至嗜睡或昏迷等精神神志改變等表現。
患兒腹瀉一開始,就需要及時使用口服補液鹽(ORS液 )預防脫水。對于母乳喂養兒來說,應繼續母乳喂養,并且增加喂養的頻次及延長單次喂養的時間。
混合喂養兒:應在母乳喂養基礎上給予ORS。
人工喂養兒:補液首選ORS 。
寶寶腹瀉,飲食要注意什么?
母乳喂養患兒繼續母乳喂養;小于6個月的人工喂養患兒可繼續喂配方乳;大于6個月的可繼續食用已經習慣的日常食物,注意少油、清淡易消化。
鼓勵患兒進食,如進食量少,可增加喂養餐次。但應注意避免給患兒喂食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高糖食物。同時注意病毒性腹瀉常有繼發性雙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對疑似病例可暫時給予低(去)乳糖配方奶,時間1~2周,腹瀉好轉后轉為原有喂養方式。
然而,家庭治療適用于無脫水征和輕度脫水的腹瀉患兒。及時按醫囑補充正確液體、預防脫水、補鋅、繼續喂養等,如果寶寶病情未好轉須及時送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