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猴在水簾洞稱王,不知不覺間,又過了數(shù)百年。
一天,他正和猴子們嬉戲玩耍,忽然憂愁起來,傷心得掉下了眼淚。
猴子們見狀,驚慌地問:
大王,你因何事傷心啊?
猴王說,現(xiàn)在的日子很開心,我是在為未來擔憂啊!
猴子們不解:
咱們住在洞天福地,食物取之不盡,又不受誰的管束,每天自由自在,未來有什么好擔憂的?
猴王說,我們雖不受人管束,但將來年老血衰,終究會被閻王爺勾去性命的。
到那時,我們雖不枉在人間走了一趟,但終究沒辦法繼續(xù)享福了。
聽猴王這么說,猴子們都難過起來。
這時,一只有見識的通背猿猴跳出來說,大王有這樣的憂愁,是開啟了道心啊。
天地之間,五類生靈中,只有佛、仙、神圣不受閻王爺管轄,能跳出輪回,與天、地、山川齊壽。
猴王決定,自己主動下山訪求仙、佛、神圣,學習長生不老之術。
眾猴都支持他的想法,到山中采集仙桃異果、瑤草異花,給猴王送行。
……
猴王雷厲風行,獨自登上木筏,在海上漂蕩,歷盡艱險,來到南贍部洲。
他拿竹篙試水,等到淺水邊,就棄了木筏,上了岸。
他見海邊有人捕魚、打雁、挖蛤、淘鹽,就上前做個鬼臉,嚇得那些人丟筐棄網(wǎng),四散而逃。
他趁機捉住一個跑得最慢的,剝了他的衣裳,穿在身上,搖搖擺擺,穿州過府。
他來到市集上,學人的禮儀,學人說話的技巧。
他風餐露宿,一心想訪求仙、佛、神圣,尋找到一個長生不老的方法。
但見世人都是為名為利之徒,沒有一個求長生的。
就這樣,猴王在南贍部洲尋仙訪道,不覺過了八九年。
這天,他來到西海邊,想著海外定有神仙,于是制作木筏,漂過西海,來到西牛賀洲。
……
猴王在西牛賀洲又尋訪了很長時間。
這天,他來到一座秀麗的高山,見林麓幽深、千峰排列,就登頂觀看。
正觀看時,他忽然聽到林中傳來一陣歌聲。
猴王側(cè)耳傾聽那歌聲后,高興地說:
神仙原來住在這里呀!
猴王循著歌聲,看見一個樵夫,正在一邊砍柴一邊唱歌。
那樵夫告訴猴王:
此山叫靈臺方寸山,山上有座斜月三星洞,洞中有個菩提祖師,那歌就是菩提祖師所教。
猴王拜別樵夫,走出深林,沿著小路,來到山后的斜月三星洞。
見到菩提祖師,猴王跪拜在地,不停磕頭,嘴里念叨“弟子志心朝禮”。
菩提祖師聽說他是飄洋過海、歷經(jīng)數(shù)十年,才從東勝神洲來到這里的。
又聽他說自己是仙石所生,感覺他是個不平凡的猢猻,就收留了他,還給他取了個法名叫孫悟空。
拜師之后,菩提祖師讓弟子教孫悟空灑掃應對、進退周旋的禮節(jié)。
從此,孫悟空每天和師兄們學習言語禮貌,講經(jīng)論道,習字焚香。
孫悟空學藝用心,進步很快,一有閑暇,他還打掃庭院、養(yǎng)花修樹、挑水劈柴。
就這樣,不知不覺過去了六七年。
……
一天,菩提祖師登臺講道,孫悟空聽到妙處,忽然眉開眼笑,忍不住手舞足蹈。
菩提祖師見后,責問他道:
悟空,你這是做什么?怎么不好好聽我講經(jīng)?
悟空辯解道:
弟子在認真聽呢!只是聽到師父講到絕妙處,喜不自勝,望師父恕罪。
見悟空已能聽懂這么高深的道理,菩提祖師很意外,越發(fā)喜歡他了,就問:
你既能聽懂這些,你可知道,你到洞中多長時間了?
孫悟空回答說,弟子懵懵懂懂,不知道過了多少時間。
只記得去后山砍柴時,那里有很多桃樹,吃了七次桃了。
菩提祖師笑著說,那山叫爛桃山,你既然吃了七次,就是七年了。
我不曾問過你,你想從我這里學些什么呢?
孫悟空回答說,但憑師父教誨,只要有些道氣兒,弟子就學了。
菩提祖師說,道字門中有三百六十旁門,只要認真學,都能修成正果。
于是,菩提祖師說,我教你術字門下的一些道吧。
學了它們,你就能趨吉避兇,預測未來。
孫悟空想了想說,學了這些能夠長生嗎?
菩提老祖說,不能。
孫悟空一聽,便說不學、不學。
菩提祖師又說,我教你流字門下的一些道吧。
學了這些,你就能看經(jīng)念佛,悟通世界上的道理。
孫悟空問,學了這些能夠長生嗎?
菩提祖師說,不能。
孫悟空說,學了這個也不能長生,不學、不學。
菩提祖師又說,我教你靜字門下的一些道吧。
學了這些,你就能參禪打坐,入定坐關。
孫悟空問,學了這些,能夠長生嗎?
菩提祖師說,不能。
孫悟空說,學了這個也不能長生,不學、不學。
如此幾次,菩提祖師佯裝有些生氣。
他走下高臺,手持戒尺,厲聲呵斥道:
你這猢猻,這也不學,那也不學,你到底想學什么?
說完,他就用戒尺在悟空頭上打了三下,倒背著手,關了中門,拂袖而去。
……
菩提祖師講經(jīng),沒個準日子,這次講后,下次不知要到什么時候了。
眾人見孫悟空氣走了師父,都在埋怨他。
孫悟空卻暗自竊喜,因為他明白了菩提祖師的心意。
祖師打他三下,是讓他三更時分起床;
倒背著手,走到里面,將中門關上,是暗示他從后門進去,私下傳他長生不老的道法。
當天晚上,等到了子時前后,孫悟空悄悄穿好衣服,來到菩提祖師住處的后門。
他發(fā)現(xiàn),那門半開半掩,不由竊喜,一定是師父故意給他留的門。
孫悟空從后門進去,來到師父的床前。
見師父側(cè)身躺著,面朝里睡著了,他就恭恭敬敬地跪在床前,等師父醒來。
不一會兒,就聽到師父喃喃自語:
難!難!難!
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閑。
不遇至人傳妙訣,空言口困舌頭干。
孫悟空見師父醒了,于是說,師父,弟子已在這里等了很長時間了。
菩提祖師聽到孫悟空說話,披衣坐起來,假意說道:
你這猢猻,三更半夜的不睡覺,跑到這里來干什么?!
孫悟空說,師父昨天在眾人面前答應弟子,三更十分從后門進來傳我道法。
菩提祖師聽了,十分高興,就將長生不老的道法傳給了他。
孫悟空異常聰明,一學就會,他將口訣牢牢記住,拜謝而出。
……
不知不覺,又過去了三年。
一天,菩提祖師登臺講道時,提醒孫悟空要防備三災利害。
孫悟空請求菩提祖師,傳授他躲避三災的方法。
菩提祖師卻說,這也沒什么難的,只是你與他人不同,所以不能傳。
孫悟空好奇地問:
我也頭圓頂天,足方履地,一樣有九竅四肢、五臟六腑,哪有和人不同的地方?
孫悟空只是一個勁地求祖師教他。
菩提祖師只好將七十二般變化的本領教給了他。
……
這天,菩提祖師和弟子們在斜月三星洞前觀賞夜景。
菩提祖師問:悟空,你騰云駕霧的本領學得怎樣了?
孫悟空有心想賣弄一下,就回答道:多謝師父的教導,我已經(jīng)學會了。
說完,他將身子一縱,翻了個跟斗,跳起離地五六丈高后,踏著云霞去了。
足有一頓飯的功夫,飛了不到三四里路就回來了。
他得意地說:師父,怎么樣?
眾師兄見狀,贊嘆和羨慕不已。
菩提祖師卻笑著說,你這是什么騰云駕霧,只算得上爬云而已。
真有本事的人,早晨從北海出發(fā),游過東海、西海、南海,復轉(zhuǎn)蒼梧,將四海之外一日都游遍,才算得騰云。
孫悟空面露難色。
菩提祖師說,只要用心學,這有什么難的?
聽了這話,悟空急忙跪求祖師,教他騰云的方法。
菩提祖師說,我傳你一個筋斗云吧。
學會了之后,一個筋斗可以飛十萬八千里。
聽了師父的話,孫悟空很高興,一個晚上就學會了筋斗云。
……
這樣又過了幾年。
有一天,眾弟子都在松樹下談經(jīng)講道。
孫悟空因?qū)W了許多法術,不由心癢,便在眾人面前賣弄手段,瞬間變成一棵松樹。
眾人見到這情景,都鼓起掌來。
不想,這一舉動驚動了師父。
菩提祖師訓斥悟空,不該在人前賣弄。
他深知悟空這等頑劣的天性,日后難免會生事端。
他不禁嘆了口氣,決定打發(fā)悟空離開此處。
悟空知道祖師決心已定,便含淚磕頭拜辭了祖師。
他翻了個筋斗云,往東海花果山水簾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