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4童磊成長日記【婦聯系統團建游學分享——野貍島】
兩天半的內訓結束了,今天三十位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前往珠海東北角的野貍島進行團隊建設活動。
早上天空不作美,下著小雨,珠海有點涼,可是沒有阻止我們一行人的熱情,自由組合滴滴打車前往8公里外的野貍島。大家一起玩游戲(老鷹抓小雞、跳字母、幾塊錢……),看似都是小孩子玩的游戲,但在我們的玩樂中,李昀靜老師時時刻刻都在帶我們去覺察。如:
1.游戲中,當雞媽媽的老師過于抵擋老鷹,讓身后的孩子跟不上,導致雞媽媽一個人和所有孩子拉脫,所有孩子一次性全輸了。覺察:父母的速度太快、標準太高,會令到孩子跟不上、做不到、脫得累,所以父母要學會慢一點。
2.游戲中,一位老師的衣服不小心弄破、弄臟,覺察當我們孩子回家發現衣服破了、臟了,父母不要上來就指責孩子,因為這個很正常。
3.平時可常用眼睛靜心觀察有生命的植物(如:小草、灌木、大樹)或無生命的東西(如:杯子、房子角上的圖文),通過眼睛去畫出它們一筆一畫的紋路,用心去記錄,用心去感受,目的是練習自己的覺察力。建議多選擇大樹、古樹、大山去連接、去觀察。這個修行方法叫“置它交換”。
在此感恩李昀靜老師的指導與分享。
野貍島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小島,我們許多老師租了一輛三人自行車,環島騎游。遇到風景就下車拍照。當面朝一望無際的大海時,我閉上眼睛,去感受清晰海風吹在自己臉上的感覺,去聆聽海浪的悅耳之音,甚至走到海邊用手觸摸一下海水,感受海水的溫度。我有好多年沒有見過大海了,突然眼前飛過一支白色的海鷗,我立刻想起沙龍講座上經常講的“愛因斯坦”的故事,海鷗與海鳥相比一個飛得高,一個飛得遠。人生是長跑,要想高就必將先低就。此刻我覺察大自然任何東西都有它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何必只喜歡海鷗而看低海鳥呢?
今天幾次打車都不順利,第一次是司機不熟,錯把我們放下;第一次是司機開錯地方,讓我們等了好一會才接上;最后一次是司機不想走擁堵地段,希望我們提前下車。我覺察自己每一個無常事件多少會生產一點煩惱,說明自己的修為還很不夠。剛剛內訓又一次學完家風,應回北京后立刻開展自己家庭的家風建設,且不可荒學不用,學習成本很高的。
晚上做動臥火車回北京,覺察珠海到北京2000公里需要12小時,而飛機需要3.5小時。數據上看一定是飛機快,但實際上可未必。因為做飛機需要提前2小時到機場,往反機場的路上時間也比較久。如果再從路費投入上來看,一旦飛機沒有多少折扣,一定是坐火車性價比高。所以做選擇沒有絕對的好與差,人生選擇也一樣。但是一旦做出選擇,人的心就要“定”,定得住。往往人的心就不容易定,因為這個也想學、那個也想要,時時刻刻都在學習,但往往最終成長進步反而慢。所以下一步我要修自己“定”的功夫。
OK,3天豐盛的珠海之行結束了,早點休息,去迎接春節前的寶貴時光吧!
2017.01.14 周六 童磊 珠海 雨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