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近,我在親子關系中的新發現——當我用恐懼去面對孩子的時候,我是個孩子,無法給她愛的支持和滋養;當我內心是穩的,以成人面對她,就可以給出愛。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昨晚和孩子核對一件事情的時候,她很生氣,以往只要她生氣,我就會緊張害怕,不自覺討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
記憶里小時候反駁爸爸,他大吼一聲我渾身一個激靈,可能這個恐懼還藏在身體細胞里。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親密關系里我很怕別人生氣,一旦發生就是我不夠好,自我價值很低。偏偏前夫是水相星座的,總覺得他喜怒無常讓我很辛苦,原來他是來修我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一次家庭重塑課上有學員找我扮演她的家人,我承受了她巨大的憤怒,當我覺察自己褪行為小孩子的時候,重新回到當下的成人,不僅面對了憤怒我還敢于表達我的想法,是勇氣幫到我。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次經歷更新了我體內恐懼的體驗,我大病一場,才發現細胞更新的時候也會生病。
圖片發自簡書App
再次面對父親的憤怒我終于心平氣和地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用指責,也不是陽奉陰違,我真的長大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甚至看到了父親的無助和脆弱,隱藏在他強悍的外殼下,我也復制了這個模式,當我看清自己更多,也就看清父親更多些。
圖片發自簡書App
做事的動力有兩種,愛和恐懼,它們不能同時存在。當我面對了恐懼,我就可以給父親關愛和滋養了,包括給女兒。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允許自己還可能掉進黑洞里,只要帶著覺察就可以自己爬上來。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