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因為想學習畫更為生動的思維導圖,就花了2元巨款,報了飯團上的一個學習班,沒想到,當我耐著性子不停地翻過往教學內容時,發現這老師怎么都是發的成圖,有自己的,有學生的,都是高大上的那種,就是不講怎么畫。這不就和那些雞湯書一樣么,有點誠意,給個勺子好嗎?
比起這些腦圖大咖的學習團,還是胡亞茹的這本《我的第一本思維導圖入門書》更為實用。這本書不僅解釋了思維導圖的種種原理,而且細致講解了如何實操,并用很多學員(小學生)的成圖來進行分析和學習,同時也很好地演示了如何將思維導圖運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對于思維導圖零基礎的人來說,確實能夠收獲許多。
作者胡雅茹是中國臺灣補習班全腦學習神童計劃講師、柏麥思企業管理顧問,也是超強記憶、心智圖、快速閱覽資深講師。出版過很多學習力和快讀術方面的書籍,并頗受好評。
胡亞茹的這本《我的第一本思維導圖入門書》共分為四個部分:理論解釋、制圖要點、實際運用和相關書籍軟件的推薦。
首先為什么要畫?
簡單明了,便于記憶,也能通過自己的思考提高整理總結的能力。
怎樣畫?
根據本書,我也嘗試著畫了第一張思維導圖,制圖的相關要點也基本在這張圖上了。
畫完反思,如果沒有為了便于理解,畫蛇添足,畫了“一層”“二層”“三層”,其實更好,因為這樣的交叉畫法是錯誤的,會干擾、打斷我們的思考。
而我花2元巨款看了那么多成圖的感悟則是,不必要拘泥于這樣一個固定形式,腦洞大開的人會利用圖形來更好地說明問題,并且更形象更直觀。比如某一浪潮席卷而來背后的原因和影響,就可以畫一個海灘和遠處的巨浪,并輔以文字說明。有創意,也新穎。
同時,思維導圖的水平思考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因為寫東西寫多了的人,常會苦惱沒有素材。恨自己當年讀書的時候不夠用功,以至于現在想用例證,還是當年腦海里記住的那些老掉牙的例子。所以只能從頭再來,積累素材。
曼陀羅思考法(水平思考)就能夠幫助我們在積累素材上更進一步。就是在一個九宮格內,寫下主題,然后頭腦風暴,展開聯想,并在周圍寫下自己想到的任何想法。這種思考法可以更好地激發創意。隨手試了一條,如下。
我設想的是,如果將所有主題都放在一張Excel內,延伸出的關鍵字互相關聯,那么,當相同關鍵詞的素材足夠多到一篇文章的時候,還愁不知道寫什么嗎?也不愁沒有素材了。當然這其中有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任重而道遠。
如何運用?
起先想學習思維導圖,只是為了更好地讀書,但在本書中,才發現原來不止于此。比如說會議記錄。沒完沒了的會議非常叫人頭疼,經常昏昏欲睡,然后被叫出去買咖啡提神。在胡亞茹的這本《我的第一本思維導圖入門書》中,她提出的建議就是利用思維導圖呈現會議的議題和主要事項,然后記錄參會人員的發言記錄。
這種方法雖然可能不太適合一些沉悶僵化的會議,但是適合做會議記錄的人拿來用,這樣至少在會議上,自己還能有點樂趣,練習一下如何畫思維導圖。
工具推薦
作者胡亞茹也給讀者推薦了一些制作思維導圖的APP,如mindjet、freemind、xmind等。之前用過xmind,但是這類工具做出來的導圖雖然看上去很高大上,但是個人認為還是比較死板,手繪的則更或活潑一些,能引發人的興趣,雖然手繪的可能會因為字體的辨識度問題而降低一部分吸引力。所以就看個人喜好了。
綜上所述,胡亞茹的這本《我的第一本思維導圖入門書》很適合入門,當然,任何事情都離不開不斷地練習,想要真正學會做思維導圖,還是得一張一張地進行練習。